中新網天津11月12日電 (王在御)11月10日至11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語教學研究分會2023年學術年會在天津舉辦。年會主題為“多語種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與高質量外語教育體系建設”。本次年會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語教學研究分會主辦,天津外國語大學承辦。
11月10日至11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語教學研究分會2023年學術年會在天津舉辦?!⊥踉谟?攝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天津市教育兩委相關負責同志,國際傳播領域專家以及全國100多所高等院校的200余名代表出席會議。
天津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周紅蕾在會上分享了天津外國語大學在外語教育創(chuàng)新、外語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的實踐探索。她表示,希望與會代表充分交流、深入研討,為新時代多語種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探索新路徑、提供新舉措,推進高等外語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為讓中國更好走向世界、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貢獻智慧和力量。
在主旨發(fā)言中,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邱小琪,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黨委書記、總編輯王曉輝,外語教學研究分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寧琦,外語教學研究分會監(jiān)事、天津外國語大學原校長修剛等分別作報告。
圖為北京大學黨委副校長寧琦在會上作主旨報告。王在御 攝
寧琦在報告中表示,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只有根植于本國和民族歷史文化沃土,深度了解自己國家與民族淵源和文化生成的根基,才能夠形成對世界客觀獨立的判斷,才有能力面向世界主導本國和本民族的形象的塑造。與此同時,也只有深入了解世界不同地區(qū)不同國別的本土文化,歷史文明,了解其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和文化的接受心理,才有機會建立起對世界全面系統準確的認識。
“通過交流真正地走入當地人的內心,也才有機會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平等對話的基礎,才能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ōu)越?!睂庣f道。
在四場專題論壇中,來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等20余位專家,聚焦“多語種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理念與路徑”“外語教材與課程建設:理論與實踐”“外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與評價”和“外語教育數字化轉型:探索與創(chuàng)新”等議題,共話多語種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與高質量外語教育體系建設。
據悉,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語教學研究分會2024年學術年會將在四川外國語大學舉行,以聚焦“數智時代外語教育變革與創(chuàng)新”主題,共繪數智化賦能下的外語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新圖景。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