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中,睡眠總是與死亡聯(lián)系在一起。生命等同于清醒,死亡等同于睡眠,以此創(chuàng)造出的神話傳說流傳于世界各地。神話和傳說中的人物以不睡的方式抵抗死亡,而在特定的日子不不睡覺,則被視為修仙不死的玄秘法術(shù)。只是他們殊不知,過度疲倦反而會加速死亡的到來。此外,神話傳說中的不眠與不死,還被賦予了神圣高尚的意味??咕芩?,似乎意味著清醒地面對人生,這種清醒的力量受到了不少歷代統(tǒng)治者的推崇。文人們則從不眠的清醒力量中汲取創(chuàng)作的靈感,對于失眠的敏銳感受,成為了他們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不睡就不死?
想象一個以睡眠為大敵的國度會是怎樣一幅光景?伯慮國就是這樣一個百姓全體失眠的海上島國,這也讓它變成了世界上最了無生趣的一個國家。兩位造訪者如此描述當?shù)厣鐣L氣:
“他們那種磕睡光景,好無興趣,并且行路時也是閉目緩步。如此疲倦,何不在家睡睡?必定勉強出來,這是何意?”
這樣一個渾渾噩噩的奇葩國家,當然不可能真實存在。它是兩個世紀前中國文人李汝珍在他的小說《鏡花緣》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諸多海外異域奇國之一。他還特意借書中主角多九公之口,解釋了伯慮國人為何抗拒睡眠的原因:
“這伯慮國一生最怕睡覺:他恐睡去不醒,送了性命,因此日夜愁眠,此地向無衾枕,雖有床帳,系為歇息而設(shè),從無睡覺之說;終年昏昏迷迷,勉強支持。往往有人熬到數(shù)年,精神疲憊,支撐不住,一覺睡去,百般呼喚,竟不能醒。其家聚哭,以為命不可保,及至睡醒,業(yè)已數(shù)月。親友聞他醒時,都來慶賀,以為死里逃生,舉家莫不歡喜。此地惟恐睡覺,偏偏作怪,每每有人睡去竟會一睡不醒,因睡而死的不計其數(shù),因此更把睡覺一事視為畏途?!?BR>
因為怕死而不敢睡覺,反而導致死亡加速到來,而這又更加成為不敢睡覺的理由。李汝珍的諷刺之意可謂切中三昧。但李汝珍以睡與死的關(guān)系為寓言,卻有著更深厚的意蘊。
但睡眠與死亡之間最大的區(qū)別在于,睡眠會醒,而死亡則永不會醒。從這個角度講,睡眠通過短暫的死亡狀態(tài)給了人醒來繼續(xù)生活的機會,而長時間不睡,反而會失去這一機會,由此徹底墮入死亡的長眠不醒。從這點上來說,李汝珍對伯慮國人的怕死不睡,一睡便死的描述倒很有幾分科學道理。這一點在1989年芝加哥大學的一場殘忍的實驗中得到了證實。研究人員讓10只老鼠強迫保持清醒狀態(tài),這些老鼠在11天到23天內(nèi)全部死亡,驗尸報告既令人瞠目也讓人驚悚:在老鼠身上找不到任何可以解釋其死亡的異?,F(xiàn)象,只是它們的身體放棄繼續(xù)活著了。
睡覺未必會死,但長時間不睡覺肯定會死。這個殘忍的實驗證明了為何長時間的失眠會讓人生不如死。但比起失眠的生不如死,在古人眼中,還是睡眠與死亡的關(guān)系更加親密。因此,在古代神話中,人類之所以無法逃脫死亡命運的原因,就是在不該睡的時候睡著了。在人類最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史詩《吉爾伽美什》中,英雄吉爾伽美什向人類長生不死的始祖烏拉皮什丁詢問如何才能不死。面對這個問題,烏拉皮什丁的回答是:
“你試一試六天七夜不眠不睡,也許當你能制服睡眠,你也就能制服死亡,這兩者之間十分相似?!?BR>
吉爾伽美什同意對抗睡眠,但他最終忍不住疲倦,沉沉睡去。到了第七天,烏拉皮什丁將他叫醒,盡管吉爾伽美什堅持認為自己只打了個小盹,但烏拉皮什丁卻指給他看七個面包,這是吉爾伽美什睡著時,烏拉皮什丁吩咐他的妻子烘烤的,這七個面包,一個干癟、一個散碎、一個受潮、一個變硬、一個長霉、一個開裂,只有一個最新烤出的面包是完好的――“這便是時間破壞力留下的印記,人類肉身亦復如是?!?BR>
不睡能修仙?
人類企圖通過制服睡眠來征服死亡的努力就這樣失敗了。人類將生命等同于清醒,而將死亡等同于睡眠,這種通過簡單的比附心態(tài)所創(chuàng)造出的神話,在全球各地都有流傳。在印度庫米人的傳說中,神靈在造人之后幾次三番睡著,讓人類的生命被大蛇吞噬,最后,盡管神為人類造了狗讓它吠叫來驅(qū)趕死亡的大蛇,但神一旦陷入沉睡,大蛇還是會來帶走人類的生命。因此,“如果神不睡覺,人類就不會有疾病與死亡”。比起這種將不睡覺驅(qū)趕死亡的責任推給神靈的消極做法,北美神話中的人類初祖,則像美索不達米亞史詩的吉爾伽美什一樣,為了從冥界帶回自己的妻子,他同意冥界神靈對他的考驗:三天晚上通宵不眠。然而,縱使他特意在白天睡了一覺,但仍有兩個晚上,他在黎明即將到來前打起了瞌睡。從那之后,人類必須接受死亡的命運,就像每天必須睡覺一樣。
今天,我們調(diào)侃熬夜不睡的家伙為“修仙黨”,但在李汝珍所在的時代,在特定的日子不睡覺真的被視為修仙不死的玄秘法術(shù)。
這種玄秘的法術(shù)被稱為“守庚申”。根據(jù)道教經(jīng)典《太上三尸中經(jīng)》記載,“人之腹中有三尸九蟲,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日上告天地,以記人之造罪,分毫錄奏,欲絕人生籍,減人祿命,令人速死”――這簡直是給人內(nèi)部安插了一個專司告密舉報的小臥底。為了防止三尸九蟲上天告密致人死地,所以修道之人,“凡至庚申日,兼夜不臥,守之,若曉體疲,少伏床數(shù)覺,莫令睡熟,此尸即不得上告天帝?!?BR>
這種以通宵不睡的方式逃避死亡的修仙秘法,自然是初民“不睡-不死”神話的翻版,惟一可能令人奇怪之處在于,為何偏偏要選在庚申日這天?這一天究竟有什么奇特之處,讓人不睡就可以修仙?
答案是,它不過是一個數(shù)字游戲。庚是天干的第七位,而申是地支的第九位。七和九這兩個數(shù)字,剛好是北斗的星數(shù)。在中國古代的信仰中,北斗是主宰死亡的星座,因此受到世人的敬畏和膜拜。盡管世人慣常稱為“北斗七星”,但根據(jù)南朝道教宗師陶弘景在《冥通記》中的記載“北斗有九星,今星七見,二隱不出”。這兩顆隱而不見的星星,就是北斗中“開陽”星旁的“左輔”和“右弼”。據(jù)說凡人若是能看到這兩顆隱星,便能延長壽命。
所以,所謂的“守庚申”的玄秘修仙儀式,不過是古代“不睡-不死”神話與北斗崇拜雜交出來的產(chǎn)物而已。如果成仙只需要在庚申日不睡的話,那么今天不知有多少喜歡熬夜追劇的人可以修煉成不死神仙。但其實古代有識之士早已知道庚申日不睡覺沒什么作用。唐代著名道士程紫霄云游到終南山太極觀時,看見一大群人熬夜守庚申,他笑著告訴這群修仙黨,所謂守庚申“此吾師托是以懼為惡者爾”――說完鋪好了床,告訴大家趕緊洗洗睡吧。
不眠意味著神圣的清醒?
不睡除了讓人疲憊不堪之外,達不到任何不死的效果。但神話傳說中不睡與不死之間的關(guān)系,卻賦予了不睡某種神圣高尚的意味。它仿佛暗示不睡的人,是在清醒地面對人生。
既然神靈總是表現(xiàn)為一種抗拒睡眠的清醒力量,也就難怪那些自詡君權(quán)神授的統(tǒng)治者們,總是喜歡將自己吹噓成終夜不睡之人了。拿破侖經(jīng)常用半夜工作來折磨自己的秘書梅納瓦爾:“今晚1點或4點,請到這里來,我們一起辦事?!彼挠民R屁畫師雅克?路易?大衛(wèi)特意為他繪制了一幅他在杜伊勒里宮中的肖像。畫中燃燒殆盡的蠟燭和時鐘上指向四點一刻的指針,用以展現(xiàn)他所吹捧的這位法蘭西的統(tǒng)治者是如何憂勞國事徹夜未眠。明代開國之君朱元璋也在詔諭中宣稱自己勤勞國政到了“終夜不寐”的地步――相信不眠不休的漫漫長夜,肯定給他充足的時間考慮如何多干掉幾個當年一起打天下的老伙計。
權(quán)力要時時保持清醒,防止他人趁自己睡眠時將它偷走。這是頭戴王冠者難入眠的原因。而對那些致力于做精神世界統(tǒng)治者的文人們來說,失眠所帶來的神圣清醒,會激發(fā)出創(chuàng)作的靈感。失眠對作家詩人來說,乃是家常便飯,甚至成為了他們生命的一部分。他們在失眠中感受生活與命運,又將失眠的感受記錄下來,成為命運的寓言。蒙田、盧梭、伏爾泰、福樓拜、雨果、狄更斯、蕭伯納,都品嘗過失眠的滋味,并且將其形諸筆墨。
比起這些作家,俄國的知識分子,對失眠的感受似乎更加敏銳和深刻。詩神的愛子丘特切夫的臨終絕筆就是一首不眠之夜的詩句:“我們的心兒像一個棄嬰,也那樣哭叫,也那樣傷心,絕望地呼吁生命和愛情,可是它白白祈禱和悲嘆:周圍只有黑暗和空虛!它可憐的呻吟沒能拖多久,最后就漸漸歸于烏有?!?BR>
1915年,俄國大革命的前夜,連續(xù)失眠的曼德爾施塔姆寫出了他最雋永的詩篇之一《失眠》。在這首詩中,他追隨古希臘先輩的想象,從北方大陸的凜冬荒原,來到了古希臘賀拉斯之岸:
“荷馬和大海:一切被愛驅(qū)動。
我該傾聽誰?荷馬如今也沉默了。
而浪濤從黑海上涌起,喧嘩如雄辯,
沉重的轟鳴,碎裂在我的床頭?!?BR>
撰文/李夏恩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張祝華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