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一畝三分地”:古代農業(yè)發(fā)展的樸素哲學觀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華夏黃歷 > 文史知識      2020-03-20 11:01:01

  我國是農業(yè)大國。2019年底新冠病毒在我國肆虐,全國人民采取了多種有效防疫措施,并從今年3月初開始,逐步分級恢復春耕生產秩序。從歷史角度而言,我國具有悠久的農耕文明。在古代,農業(yè)的豐歉直接影響國計民生,因而帝王對春耕尤為重視。

  每年立春后,他們都會在一塊特定范圍內的耕田里親自示范扶犁耕田,以號召全國民眾積極耕田勞作,這塊特定的耕田可稱為“演耕地”,而皇帝做的示范活動可稱為“親耕禮”或“耕藉禮”。根據我國考古學者對甲骨卜辭的研究,發(fā)現(xiàn)早在商代就出現(xiàn)了皇帝親耕禮;通過對西周早期令鼎的銘文研究,發(fā)現(xiàn)當時皇帝的親耕禮就已經比較完備了。據戰(zhàn)國儒家經典《?Y梁傳?桓公十四年》記載,皇帝在春耕時期會親自耕田以供奉農神;據漢代散文《禮?月令?孟春之月》記載,在正月,皇帝會選擇吉日祭祀農神,并親自扶犁耕田,在農田里來回犁田三次,而王公犁田五次,九卿官員犁田九次。在這里,農神即發(fā)明農具、教會先民種植五谷的神農氏。皇帝親耕禮在歷朝歷代一直延傳下來,并在明清時期表現(xiàn)得更加具體化和豐富化。

  據《大明會典》卷九十二記載,洪武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于洪武二年二月在南京南郊建造先農壇,每年祭祀農神并親自耕田。永樂帝朱棣在北京營建紫禁城的同時,仿造南京先農壇的規(guī)制,于永樂十八年在正陽門南端西側建造了山川壇,包含皇帝更換祭服的具服殿、面積為一畝三分的演耕地、演耕地北面的觀耕臺、儲藏皇帝親耕田所產糧食的神倉等,并規(guī)定后世皇帝在登基時應來此處行親耕禮。明萬歷四年山川壇更名為先農壇,并為清代所沿用。

  在先農壇行親耕禮是明代皇帝禮儀活動的重要內容?!睹魇贰肪硭氖庞涊d了弘治元年皇帝親耕禮的具體規(guī)定。其中,參加親耕活動的百官需提前齋戒。京城官員提前進宮將耕田用的耒耜和種子呈給皇帝檢閱。親耕禮開始時,由戶部尚書和順天府官員分別跪向皇帝,敬上耒耜和鞭子?;实垡皇殖直?、一手扶耒耜,在地里來回耕田三次,順天府官員跟在后面播種子。隨后,皇帝把耒耜和鞭子還給官員,然后登上演耕地北面的觀耕臺,觀看官員耕田。親耕禮完成后,百官行向皇帝慶賀禮,皇帝亦對參加禮儀的人員進行賞賜。上述記載可反映明代帝王行親耕禮的一般流程。

  清代皇帝亦重視親耕禮,甚至規(guī)定在先農壇行親耕禮之前,要在豐澤園預演。豐澤園位于西苑(今中南海)內,為康熙皇帝所建,其主要目的是勉勵、督促農?;顒?,康熙帝亦親自扶犁耕作?!柏S澤”的含義即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據《清會典》記載,豐澤園有稻田十畝一分,有演耕地一畝三分。乾隆帝在《御制樂善堂全集定本》卷八《豐澤園記》中解讀了此處一畝三分地的用途,即他的父親雍正繼承祖業(yè),虔誠地敬奉上天和祭拜祖先,數年來多次在這里做親耕禮的預演。由此可知,豐澤園的親耕禮預演源于雍正年間。

  晚清政治家、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在《翁同??日記》里記錄了光緒十四年農歷二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皇帝的親耕禮活動行程,包括第一天在豐澤園預演、第二天在紫禁城內檢查農具、第三天在先農壇親耕的具體過程。據日記記載,二十七日上午天氣晴朗,光緒帝于上午十點一刻左右來到豐澤園預演親耕禮。他在耕田外帳篷休息片刻后,脫下外套,整理好衣服。然后由戶部侍郎嵩申準備耕犁,順天府尹高萬鵬準備鞭子,跪著進獻給皇帝?;实凼殖竹珩暝谧钋懊妫掏???本人和孫詔經播種,侍郎孫詒經拿著筐,順天府丞何桂芳拿著裝種子的青箱跟著,御前侍衛(wèi)扶著犁,兩位老農牽著牛。在皇帝帶領下,眾人來回耕了四次。隨后,皇帝在最前面,大家跟著,在耕完的田里播種子。

  以上活動相當于預演。二十八日,天氣陰有小雨,早上六點光緒帝就到了中和殿,翁同??等人已提前恭候,舉行親耕禮所用的犁、鞭、裝種子的箱子已在紫禁城內備好。光緒帝審閱了祭祀農神的祭文,然后檢查了各種農具。二十九日,天氣晴轉陰,光緒帝去先農壇正式行親耕禮,凌晨五點半就到了先農壇。光緒帝首先上壇行禮,然后在太歲殿燒香,在具服殿更衣,更衣后用膳。約六點一刻,光緒帝下令開始行耕田禮,王公大臣就位站好,皇帝穿著龍袍親自扶犁,官員們跟在后面,按照預演的模式來回耕田四次。

  明清皇帝親耕禮所用的演耕地面積均為一畝三分。那么,為什么會選這個尺寸作為皇帝的專用演耕地的面積呢?分析認為,一畝三分地其實就是十三分地(1畝=10分)。古代,十三是個吉祥數字,多為帝王專用?!笆笨稍⒁鈬?,如我國明代在全國就有十三布政司?!笆币部稍⒁饣实蹖S茫绻糯鄠€帝王所配腰帶包括十三個玉環(huán);又如明朝十六位皇帝,葬在昌平天壽山麓的有十三位等。皇帝在一畝三分地示范春耕,不僅僅寓意該演耕地為皇帝專用,更寓意皇帝號召自己統(tǒng)治國土范圍內的全民,在春天到來之際及時開展耕作活動,以利于來年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此外,古人把農業(yè)當作萬物之本,通過祭祀農神來表達對農業(yè)豐收的祈愿,是古人樸素哲學觀的表現(xiàn)。而古代帝王在春耕時分,親自下地耕田扶犁,為天下做示范,以勸誡全民課農,鼓勵農業(yè)發(fā)展,體現(xiàn)了一種表率精神。由此可以認為,親耕禮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精華的重要組成部分。

  (周 乾 作者系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虞鷹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