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
登上位于山東濰坊的青州古城城墻俯瞰,古城老街上一塊塊斑駁的青石板磚向縱深延伸,訴說著一段段美麗動人的故事。城墻內的青瓦灰墻風雅別致,園林建筑古樸典雅,人流熙熙攘攘,仿佛昔日的繁華盛景再現(xiàn)于眼前。
作為中國古九州之一,青州長期以來曾是山東地區(qū)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貿易中心,素有“東方古州”“三齊重鎮(zhèn)”“海岱都會”之稱。5000多年的文明發(fā)展史,為青州留下了瑰麗豐富的文化遺存、宏偉壯觀的古老建筑和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
夜色下的奎星樓。青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青州民間傳統(tǒng)舞蹈“撲蝴蝶”。沈志海攝
古街上的牌坊尚書里坊。青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偶園風光。青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古街上的知府巡街表演。青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歷史悠久的青州挫琴。張景國攝
青州古城游人如織。青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青州古城建城歷史已有2200多年,自西漢初年始,先后存在過廣縣城、廣固城、東陽城、南陽城、東關圩子城、滿洲駐防旗城等六座古城。如今的青州古城主要包括東陽城北關歷史文化街區(qū)、南陽城偶園歷史文化街區(qū)和東關歷史文化街區(qū),是一座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古城。目前古城開放區(qū)域面積1.4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古南陽城。
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是青州古城的靈魂。北門大街、偶園街、東門大街、北營街、南營街、參府街、東華門南巷……青州古城內,有明清古街巷上百條,漫步長街,仿若與無數(shù)文人墨客擦肩而過?!扒嘀莞叱切劬胖?,城門天上飛瓊樓?!彬嚾换厥?,唯留詩詞吟唱不絕。
沿著古城的青石板路而入,一座名為“一門科第”的牌坊高大巍峨。牌坊旌褒的是古代青州馮氏家族中自始祖馮裕至四世馮琦這一時期的進士、舉人。馮氏家族連續(xù)四代人中有進士6人、舉人3人,科甲蟬聯(lián),名人輩出,享譽士林。
“科第連綿,彰顯東州文運;事功卓著,堪稱北海世家”;“一門風雅,多少芝蘭玉樹;幾代書香,無窮國棟良才”。這兩副獨具韻味的楹聯(lián)分別鐫刻在一門科第坊的抱柱上,這是對青州馮氏家族書香傳承的褒獎,更是青州古城文脈悠長的見證。
在古城內一路探訪,尋至偶園,忽有一種峰回路轉、柳暗花明之感。這里曾是明代衡王府的東花園,到了清代,成了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馮溥告老還鄉(xiāng)后的住所。漫步園中,只見古柏參天,滿目春色,繁華雖褪,卻詩意依舊。
青州古城是齊魯文化的重要載體,這里的民俗文化更是地域特色最直接的反映和表現(xiàn)。青州風俗上承遠古風俗和齊國風俗,經過在歷史變遷發(fā)展中不斷地充實豐富,成了齊魯文化的重要組成。
春節(jié)期間,青州古城紅燈高掛,彩旗飄搖,旱船、高蹺、舞龍、舞獅等民俗隊伍接續(xù)傳遞著地方特色傳統(tǒng)年味,八角鼓、花毽表演、抖空竹等非遺演出讓市民游客點贊連連。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在這里交織,火紅的燈籠點亮未來的方向。
古城一頭牽著歷史,訴說著曾經的繁華,一頭通向未來,展現(xiàn)著蓬勃的生機。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