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紀念“九二共識”三十周年】“九二共識”不容歪曲篡改,更不能輕易翻篇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 評論 > 臺海觀潮      2022-07-29 11:41:54


  作者 彭 韜 華中師范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1992年10月,大陸海協(xié)會與臺灣?;鶗軝嗑蛢砂妒聞招陨陶勚腥绾螆猿帧耙粋€中國”原則事宜進行了協(xié)商。大陸海協(xié)會(帶了5個版本)與臺灣海基會(帶了8個版本)進行談判,最后從中選定了雙方接受達成共識的版本。達成共識的方式是各自口頭表述,構成共識的內(nèi)容是上述兩版經(jīng)過協(xié)商、相互認可的具體文字:表明了“謀求國家統(tǒng)一”和“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基本態(tài)度,核心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對于“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臺灣海基會表示“認知各有不同”,大陸海協(xié)會表示“在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作了求同存異的處理,此即兩會共識(“九二共識”事實本身)產(chǎn)生。

  “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是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關系”,從而明確界定了兩岸關系的根本屬性。這為兩岸建立政治互信、開展交流對話,協(xié)商會晤提供了必要前提,構建了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政治基礎和先決條件。正因為兩岸確認、鞏固了“九二共識”共同的政治基礎,兩岸交流才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淺入深,由單向到雙向不斷深化,繼1993年汪辜會談后,2005年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時隔60年的歷史性會見;2008年兩岸在“九二共識”共同基礎上恢復中斷近10年的兩會商談,標志著兩岸協(xié)商邁上制度化軌道;2008年12月15日兩岸“三通”啟動,是兩岸關系的重大突破,兩岸關系呈現(xiàn)“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發(fā)展”的嶄新局面;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實現(xiàn)歷史性會晤,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新的一頁。2008年來,正是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政治基礎之上,兩岸雙方才共同走上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道路,造福兩岸同胞共同利益,維護臺海和平穩(wěn)定,得到了國際社會高度肯定。但2016年5月以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xiàn)一個中國原則核心意涵的“九二共識”,直接導致兩會協(xié)商談判難以為繼,兩岸官方聯(lián)系溝通被迫中斷,也使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面臨風險挑戰(zhàn),臺海陷入風高浪急緊張局面,嚴重受損臺灣同胞利益福祉。

  相對于中國大陸對“九二共識”的堅守與初心,島內(nèi)各政黨卻在爭議“九二共識”不同解讀。其不斷拋出“九二共識已翻篇過時論”“九二共識’需賦予新意論”,還叫囂“九二共識虛無主義論”。國民黨一直將“一中各表”作為“九二共識”的主要解讀方式,最典型的是馬英九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吳敦義的“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江啟臣提出“憲法九二”,即用臺灣地區(qū)“憲制性文件”重新定義“九二共識”,并稱之為“九二新論述”;朱立倫甚至宣揚“九二共識”就是“沒有共識的共識”。

  而民進黨當局則頑固堅持“臺獨”立場,不僅拒絕承認體現(xiàn)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互信互動的政治基礎,不斷“切香腸”式的推動漸進式“臺獨”“去中國化”,在“立法”層面不斷研擬凸顯“臺灣主體意識”的相關規(guī)定,在歷史、文化層面弱化“中國”“中華民族”意識和元素,不斷構造“臺灣民族、臺灣文化、臺灣歷史”等因素。在國際化路線上,民進黨則采取了“一邊倒”式的親美政策,背離聯(lián)大2578號決議及國際社會共識,妄圖倚靠美國支持在國際空間制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的分裂事實,從根基上破壞“一個中國”原則,不斷變本加厲否定和抹黑“九二共識”。2016年8月,蔡英文剛上臺就以“民意”拒絕“九二共識”;2019年1月,蔡英文為謀取選舉私利,別有用心將“九二共識”歪曲為“一國兩制”;2021年10月,蔡英文公然提出“兩岸互不隸屬”論,直接挑戰(zhàn)“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核心意涵,使法理“臺獨”又進一步。2022年7月26日,“九二共識”3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政協(xié)主席汪洋出席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民進黨當局“陸委會”當晚發(fā)布新聞稿,妄稱“過去以來,兩岸在政治主張上從未達成任何共識”。

  就“九二共識”客觀事實而言,無論是存檔簽字的歷史文件協(xié)議,還是親歷談判的見證參與人士,均能證明“九二共識”存在的客觀性,“九二共識”形成的共識內(nèi)容和核心意涵見諸雙方往來函電,有事實有真相,內(nèi)容完整清晰,證據(jù)確實充分,不容任何政黨勢力、任何組織人士否認和歪曲。“九二共識”經(jīng)過兩岸雙方授權協(xié)商達成,又經(jīng)歷國共兩黨、兩岸領導人認可,并寫入國共兩黨、兩岸重要文獻,這是雙方的共同認知,不是一方強加于另一方,也不是黨派意識形態(tài),更不是島內(nèi)某些人和勢力極力否認就能推脫得了的,其體現(xiàn)了直面問題、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政治擔當。這也充分說明了對“九二共識”是否存在的討論已經(jīng)沒有意義,只是島內(nèi)別有用心之人刻意曲解、架空“九二共識”的方向發(fā)展及本質(zhì)內(nèi)涵,妄圖以一黨一己之私,不惜顛倒黑白、歪曲真相,偷梁換柱污名化和否認“九二共識”的托詞借口。

  就“九二共識”流程形式而言,“九二共識”是大陸海協(xié)會與臺灣?;鶗軝嗑驮趦砂妒聞招陨陶勚腥绾螆猿帧耙粋€中國”原則事宜進行的協(xié)商。雖然兩會是民間團體,但是其后的授意指示均帶有官方背景,這也是在當時特定年代,兩岸官方一種靈活地規(guī)避敏感政治問題、務實推動兩岸合作的制度形式,代表了雙方走進走親的真實目的意圖,程序合法合規(guī)到位。由此確立下來的兩岸同屬一中的基礎之上的“九二共識”成為了當前兩岸之間最重要和最大的制度成果,從那之后,“九二共識”也成為了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基礎和關鍵。

  臺灣是選票政治,現(xiàn)在臺灣內(nèi)部,在“綠大藍小”的政黨格局趨勢下,面臨即將到來的2022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相較08年至16年時期在政黨操作、政策執(zhí)行、政見發(fā)表、政治理念等方面確實有很大的變化,體現(xiàn)在一、國民黨與民進黨趨同化態(tài)勢明顯;二、國民黨與民進黨差距進一步拉大;三、國民黨正在逐步失去政治優(yōu)勢。國民黨想改變在民眾眼中過分“親中”的立場,但國共兩黨曾經(jīng)良好的合作基礎及國民黨處理兩岸問題面臨島內(nèi)和大陸雙重壓力迫使他必須在“遠陸”還是“友陸”之間作出抉擇;另一方面,國民黨又想要緊抱美國大腿,向美國獻出橄欖枝和投名狀,這也不難理解為什么朱立倫說“國民黨從來都是親美的”論調(diào)。而且“九二共識”這么多年來,一直被民進黨污名化,為爭奪選票,爭取臺灣民意的授權,國民黨逐漸在在核心理念上迷失,導致“九二共識”空心化。這也不難理解國民黨一直強調(diào)“擱置主權爭議、求同存異、務實交流”來延續(xù)“九二共識”,也是江啟臣、朱立倫等采用靈活性的擱置“九二共識”、技巧性的不提兩岸論述等閃爍模糊策略來因應現(xiàn)在的兩岸政策的深層次原因。

  至于民進黨當局不斷冒進和歪曲抹黑“九二共識”的概念,污蔑鼓吹“九二共識”的荒謬言論層出不窮,從而試圖阻撓兩岸交流,蠱惑毒害島內(nèi)民眾,這是因為:一、民進黨當局破壞兩岸關系,宣揚“抗中保臺”理念的需要;二、民進黨當局掩蓋施政不力,轉(zhuǎn)移島內(nèi)矛盾焦點的需要;三、民進黨當局企圖刷“存在感”,謀求政黨利益的需要;四、民進黨當局制造國際話術,勾連外部勢力的需要;五、民進黨當局配合印太戰(zhàn)略,面向美國“示忠”的需要。今年年底“九合一”選舉在即,為平息黨內(nèi)陳時中“落跑”風波,林智堅“論文門”事件等帶來的不利影響,避免2018年覆轍,民進黨必須進一步鞏固“臺獨”基本盤,進一步操弄手中政治籌碼,壓制國民黨、民眾黨等其他黨派,而不斷操作“仇中反中抗中”氛圍的反“九二共識”牌就成為政治斗爭的第三張“神主牌”(另外兩張為“臺獨”和“非核”),這也是近來民進黨當局不斷頻踩紅線,挑釁沖撞大陸的重要原因。

  “九二共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是兩岸發(fā)展的基石,也是相互信任的基礎,翻開歷史的篇章,無數(shù)的歷史事實和現(xiàn)實都證明了,兩岸關系一旦步入“九二共識”正確軌道,就可闊步前進,造福兩岸同胞;歪曲“九二共識”,兩岸關系陷入“兵兇戰(zhàn)危”狀況,嚴重威脅兩岸關系和平穩(wěn)定。“九二共識”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昭告世人: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不論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九二共識”不可行、不可能、不可以輕易翻篇,始終都是兩岸交流交往的壓艙石與金鑰匙,“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無論無論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九二共識”從來都是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穩(wěn)定的定海神針,兩岸同胞應倍加珍惜、悉心呵護。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專稿 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微信截圖_20181221100551





責任編輯:黃楊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