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為反制大陸,不排除削減對大陸芯片出口比重。(示意圖/shutterstock)
聽到民進黨當局為反制大陸,不排除削減對大陸芯片出口比重訊息,著實令人大吃一驚!雖然國際對峙或爭議時,放狠話場面也常見,但僅限于談判技巧。真要意識形態(tài)掛帥而不顧自己產業(yè)需求及國際供應鏈生態(tài),驀然禁止或削減半導體芯片出口大陸,等同自廢武功;不但討不到便宜,反倒令臺商企業(yè)把好不容易搶占的大陸市場拱手讓人,也幫大陸廠商收割失土。像極了一練七傷,傷人傷己的七傷拳,絕對本末倒置、得不償失!
簡言之,類似作法對大陸縱使有沖擊,但到底臺資企業(yè)還是陸資企業(yè)誰先崩盤?高高在上的民進黨官員們對臺灣半導體產業(yè)生態(tài)及國際供應鏈結構到底了不了解?難道不知道全球半導體廠商并不只有臺灣!不知道臺資企業(yè)在大陸市場的國際或大陸競爭對手平時早就虎視眈眈的嗎?臺積電雖然強,但還有三星、美光、英特爾、英飛凌、海力士、東芝半導體等,都是強勢的國際競爭對手。
況且,許多在大陸的半導體產業(yè)鍵都是臺商企業(yè),包括:鴻海、緯創(chuàng)、華碩、日月光等;高科技產業(yè)鏈很大部分在大陸,呈現兩岸相互依存的狀態(tài)。例如鴻海是蘋果的CM,蘋果手機內芯片是臺灣廠商賣到鴻海在大陸組裝后,再銷售到美國、歐洲或全球其他地區(qū)。政府不輔佐產業(yè)也就罷了,還出個自殺拳,是嫌臺灣半導體太強了嗎?
試問,如今民進黨當局真來一招“為淵驅魚”,到底是哪家半導體企業(yè)會因此占到大便宜?要知道,畢竟大陸也有半導體業(yè),例如大陸最火紅的GD;雖然目前質量與技術仍不如臺灣,但已在全球搶單、急起直追。民進黨當局現在是要臺商把辛苦經營得來的成果拱手讓給GD、三星、還是別人?更別提聯(lián)發(fā)科等重要半導體設計公司的客戶多在大陸。
綠營高官們問過產業(yè)界沒有?這種產業(yè)政策可以拿來賭氣的嗎?不知道這種威脅正好提醒大陸長痛不如短痛,迫使大陸加速半導體產業(yè)發(fā)展嗎?恐怕大陸反倒是短空長多。但臺灣呢?臺商企業(yè)馬上就會直接面臨沖擊,請問民進黨當局做了什么準備?屆時闖禍,又是雙手一攤,要民間自行解決嗎?
再說,包括臺積電等許多大廠都已在南京等地設廠,這種反制政策啟動下去,臺積電和臺商企業(yè)不會受影響嗎?是嫌電子產業(yè)賺太多,自己修理一下嗎?
說穿了,兩岸經貿相互依存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加上兩岸紅利來得又多又快,雖然民進黨長期以來熱衷于販賣芒果干,鼓吹扛著“反中”大旗向前沖;但口嫌體正直,別說遏止,臺灣對大陸的依賴根本越來越深。農產品一面倒也就算了,去年對大陸的經貿依賴度依舊超過42%,其中交易又以電子產品為主,甚至根據海關統(tǒng)計,過去兩年臺灣地區(qū)對大陸及香港的出口總額里,電子產品占逾半數,加上資通視聽、光學器材合計更超過七成。民進黨當局采取了什么因應措施?
更糟糕的是,帶頭的制造業(yè)、高科技產業(yè)本來拜新冠疫情之賜,過去兩年產業(yè)興旺,也才勉強帶動臺灣經濟成長率暢紅;2022年全球將飽受通膨及經濟蕭條之苦的同時,民進黨當局卻瞄準龍頭產業(yè)、指標產業(yè)丟下震撼彈?官員平時到底在做什么?政策制定前不調查、研究或評估嗎?
民進黨當局有沒有算過,如果在政治掛帥和網軍意識形態(tài)牽制下,還真發(fā)動幼稚的芯片輸口制裁,對臺灣半導體產業(yè)及整體經濟效益影響有多大?兩岸貿易順差消長?有沒有考慮過臺灣天然資源有限及以出口為導向的現實? 難不成,現在政策是要搞均貧嗎?
從俄烏戰(zhàn)爭發(fā)展可以發(fā)現,民進黨當局在臺灣安全上的最重要屏障,甚至認定臺灣地區(qū)之所以不是烏克蘭,受國際關注、援助更要強過烏克蘭的地方,無非就是臺灣半導體業(yè)、高科技產業(yè)。但我們不禁要問,如果半導體是珍貴資產,以兩岸產業(yè)分工之緊密,電子信息產業(yè)相互依賴之深,怎么會率先拿半導體開刀?怎么會對手出張牌,就拿王牌響應?這應該不需要什么談判經驗,只要會打牌也知道吧!(作者李貴敏為國民黨民意代表、律師/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