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個月,臺灣本土案例暴增,已連日飆破400。連蔡英文都因為接觸確診者被列為居家隔離,疫情恐將出現(xiàn)前所未見的大爆發(fā)。但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卻把重點放在放松對輕癥者的居隔限制,以保留醫(yī)療資源給重癥者,顯然是預估將有大量重癥出現(xiàn)。但如果疫情真這么危險,為什么不馬上升級警戒加強管制?這就要怪蔡當局的政治考慮了。
人命損傷將拖垮經濟
民進黨當局超會創(chuàng)造名詞,什么“經濟防疫模式”、“新臺灣模式”、 “類普篩”、“全民防疫愛心篩檢”,在響亮名詞之下卻是不知所云的防疫政策。民眾不是傻瓜,還記得去年5月單日確診飆破200時,防疫警戒升到了3級,今年初疫情小爆發(fā),當時警戒也有2級?,F(xiàn)在疫情狂飆,嚴重到當局已經要讓輕癥和無癥狀者在家隔離,意味著未來集檢所將無力負荷,那么臺當局何以不肯重回警戒制度并予以升級?為什么眼看著疫情來勢洶洶,臺當局卻不肯強化管制?臺當局這種前后矛盾的態(tài)度,在還有機會擋住病毒時棄守,難免讓臺灣民眾有被丟包的感覺。
臺“疫情指揮中心”一直以Omicron有99.7%是輕癥或無癥狀,來作為安撫民眾焦慮的理由,但目前疫苗覆蓋率仍然不足,只有半數(shù)人口打了第3劑,75歲以上長者有3成根本沒接種,而這群長者一旦染疫,重癥和死亡率都遠高于其他年齡組。一旦Omicron大規(guī)模爆發(fā),就算比率少也還是會出現(xiàn)重癥與死亡。臺灣去年5月疫情爆發(fā)時,最多1天新增700多例,死亡100多人。這個數(shù)字如果加個“0”,大家感受如何?再加一個“0”呢?不要以為不可能,美國至今死于Omicron變異株的人數(shù)已經多于Alpha和Delta株,蔡當局可以把防護力不足的人民放生到病毒前線嗎?
但是蔡當局的確正在這么做,明明疫苗還沒打好打滿,明明病毒已在全臺多點散發(fā),指揮中心卻硬是不肯收緊防疫管制,并美其名為“經濟防疫模式”。沒有足夠的群體防護力時,宣稱Omicron和流感差不多,不但會制造不必要的人命損傷,還會反過來拖垮經濟,因為一旦死亡人數(shù)暴增,大家一樣不會出門消費。
蔡當局年初成功壓制疫情時,以為可以讓臺衛(wèi)福部門負責人陳時中帶著防疫光環(huán)參選,當時管制措施一一放松,也不再使用1、2、3級的警戒制,改稱“滾動式調整”,其實就是想走向后疫情時代。沒想到蔡當局想把疫情拋到后面,病毒卻超車到了前面,現(xiàn)在蔡當局不肯正視現(xiàn)實,就是因為不想部署好的政治節(jié)奏前功盡棄。
升級警戒不放棄清零
這種政治凌駕防疫專業(yè)的事例,早已屢見不鮮。從阻撓BNT疫苗采購、護航高端、拒絕普篩到“3+11”不負責任,我們看到了太多政治算計。日前蔡英文召開防疫會議,邀請?zhí)覉@、高雄兩位綠營市長,偏偏漏了疫情最嚴重、非綠營的雙北市長。此外,防疫規(guī)定也是遇到政治就轉彎,蔡英文4月4日與家人聚餐,其中有人確診,她因此展開10天居家隔離與7天自主健康管理。但她6日曾與官員開會,這些包括陳時中在內的官員,本應展開自我健康監(jiān)測,卻在4小時后就解除監(jiān)測,隔天照常剪彩、揭牌、開會、聚餐趴趴走,理由是蔡英文的PCR檢測是陰性。
陳時中當了2年防疫指揮官,不知道感染病毒時PCR可能隔幾天才陰轉陽,所以需要一段時間的隔離監(jiān)測嗎?臺“疫情指揮中心”規(guī)定, “接觸者的接觸者”應進行3至7天自我健康監(jiān)測,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參加大型活動或聚餐,怎么這些規(guī)定碰到高官就不作數(shù)了?之前基隆市長林右昌接觸確診警察,臺“疫情指揮中心”讓他只居隔3天,結果被民眾狂罵雙標,只好又改為10天?,F(xiàn)在遇上了蔡英文和陳時中,這彎已經不知轉到哪里去了。眼見疫情面臨大爆發(fā),大甲媽祖繞境卻照常舉行,標準到底在哪里?
我們固然不能為了防疫永遠犧牲經濟,但也不能在還沒準備好時置人民生命于險境。大陸至今仍采取動態(tài)清零的精準防疫政策,就是以百姓的生命為首要考慮,絕不輕言放松。蔡當局不能再粉飾疫情欺騙民眾了,該升級警戒就升級警戒,該停辦活動就停辦,若是機關算計太聰明,反誤了百姓性命,那就萬死莫贖了。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