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則勛,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兩岸媒體時事評論員。(圖/中評社)
(記者 張嘉文)中天新聞臺遭蔡英文當局關臺后轉戰(zhàn)網絡,目前在YouTube訂閱數已沖破226萬,反而有愈來愈火熱的趨勢。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勛向香港中評社表示,接下來蔡當局將面臨萊豬、核食進口的民怨,以及真推出管制網絡的法案后,各種民怨的共伴效應,中天如果成功打造成最能監(jiān)督行政當局的新聞臺,2022選舉將成為壓倒蔡當局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天新聞臺在NCC不予換照后,12月12日吹熄燈號,轉向YouTube等平臺進一步發(fā)展,粉絲已突破226萬,朝250萬訂閱的目標前進。而中天主播網紅化有趣經營,都掀起討論熱潮,讓中天新聞離開電視頻道后變成無所不在。
中天新聞轉戰(zhàn)網絡,對于媒體帶來的效應,鈕則勛表示,中天新聞的競爭對手變成網絡新聞或知識性頻道,因此必須跳脫過往電視新聞脈絡,在經營上有三個點特別重要,第一是在網絡平臺上面定位要非常清楚;第二是節(jié)目屬性內容要再多元化,不能是電視新聞或相關節(jié)目直接搬到網絡上,這樣沒辦法符合網絡生態(tài)發(fā)展的思維,因此在新聞和政論節(jié)目的形態(tài)或內容,可能都要有大幅度的改變。
鈕則勛說,第三點則是廣告的利潤如何去符合網絡媒體操作邏輯,以前廣告主買電視新聞臺的時段,收視率高就會買,可是轉往網絡后,YouTube的機制跟電視廣告的機制是天差地遠,如果沒有辦法把網絡流量變成現金利潤,中天新聞要養(yǎng)400多個員工,就會造成相當程度的沖擊。
因為網絡上的分眾很破碎,所以中天新聞可能要去鎖定幾塊,然后全力攻堅,在新聞節(jié)目直播的內容上面,去符合他們的觀感跟需求,這一塊如果搞定,才會有廣告進帳的可預期性。
鈕則勛認為,中天新聞現在自己定位是被民進黨打壓,然后限制了新聞自由,所以在新聞相關內容處理上,就要不斷去強化中天監(jiān)督當局的力道,所以中天新聞轉戰(zhàn)網絡后,如果能將新聞頻道定義成是最敢監(jiān)督民進黨當局的話,然后在相關新聞內容或者是政論節(jié)目內容都去強化,可能就會殺出一片藍海,因為中天現在200多萬的訂閱已有基本盤在,也是個不可小覷的力量。
鈕則勛分析,基本上這些訂閱群眾,很大一部分是同情中天遭打壓的歷程,所以中天就要順勢去定位為最敢監(jiān)督民進黨當局的新聞臺,這樣除了可鞏固原有粉絲,也可區(qū)隔在網絡上面的新聞頻道,才能向外擴張,有機會吸納更多看不慣當局現今作為的中間選民,或者可能號召一些年輕族群的力挺。
鈕則勛也建議,中天新聞也可模仿目前各種網紅的影片制作方式,以更多有趣或是豐富的后制方式來呈現節(jié)目,中天和一般網紅的優(yōu)勢是人力夠,只要他的廣告利潤足以支撐公司的運行或是人力的薪資成本,就可以不斷的去測試觀眾和網友的胃口,能吸引網友的節(jié)目就留下,不行的就淘汰,這樣中天的路就變得更寬廣。
談到中天新聞轉戰(zhàn)網絡后,對于政治上的影響,鈕則勛指出,比較具體的判斷是會不會影響到2022年的選舉?特別是沖擊到民進黨的選情,他認為要看幾個前提條件,第一個是明年元月開放萊豬進口,或者是接下來又要進口的日本核食,在朝野彼此攻防下,如果民怨持續(xù)被拉高,蔡當局擋不住的話,被定義成扼殺新聞自由的中天案,當然可能成為壓垮民進黨2022選情的最后一根稻草。
鈕則勛說,民進黨當局為什么敢關中天新聞臺,主要是在捍衛(wèi)新聞自由上,并沒有激起民眾感覺言論自由迫切會被影響到的可能性,這樣的氛圍沒有出來,所以讓民進黨當局沒在怕。因此中天新聞現在轉往網絡,有無辦法持續(xù)延伸影響力,讓忠誠觀看的網友越來越多,就連帶影響中天監(jiān)督當局力道,如果監(jiān)督力道越來越強,對2022年的地方縣市選舉來講,民進黨就會對中天新聞忌憚三分。
鈕則勛提到,另外還有國民黨能不能和中天結合的因素,現在的國民黨中央,在力挺中天新聞上,是有疑慮的,因為國民黨會認為中天是挺韓國瑜的新聞臺,而國民黨內對于是否要靠近韓或者是遠離韓,是處于爭論不休的狀態(tài),加上中天的比較親大陸的立場,國民黨在怕被貼標簽狀況下,在挺中天的力道和頻率都不算高。國民黨接下來如何找到破口來和中天合作就是重點。
鈕則勛強調,民進黨當局接下來如果真的訂定管制網絡言論的相關法規(guī),這時候民怨就會被拉高,和萊豬、核食進口以及中天的議題就會產生共伴效應,在民怨非常大的的時候,民眾站在中天這一邊的機會就越高,當然也就會影響2022的民進黨選情。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