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市民舉家逛年宵 香港市面年味濃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港澳新聞      2025-01-24 09:19:49

香港中通社1月23日電(記者 梁嘉軒)距離乙巳蛇年僅剩不足一周,市民也將“逛花市”提上了日程。香港各區(qū)15個年宵市場23日開鑼,中通社記者于開放首日來到位于銅鑼灣的維園年宵市場,人頭涌涌,不少市民準備行李車采購年貨。

1月23日,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年宵花市開鑼。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年宵市場的一大特色,除了賣花以外,還售賣不少乾貨。其中,有攤檔售賣香港公共屋邨文化衍生出來的“飛機欖”。據了解,過去香港住宅高度有限,因此當時售賣廣州傳統(tǒng)小吃“甘草欖”的小販會直接扔上樓給顧客,從而得名“飛機欖”。

攤檔在現代建筑包圍的維園里,特別吸睛。這里保留欖形綠色金屬容器裝“甘草欖”,當年飛機欖在香港盛行的標志,自行業(yè)式微后,人稱“飛機欖之父”的郭鑒基將其帶到維園年宵市場。如今,由后人接手的生意已經見證了三十多年的年宵。

年宵市場內不時傳來青澀的叫賣聲,比起老練的推銷員,略顯內斂,但也憑強大信念向陌生人推銷。張祝珊英文中學的攤位前,穿著校服就來“營業(yè)”的黃同學告訴記者,這是他們學習課程的一部分,作為商科的學生,希望可以通過實際擺攤經歷,豐富見識。

香港市民近年熱愛“北上”,學生也想辦法“留客”,售賣的商品不少都是學生原創(chuàng)設計,希望可以為商品賦予更多特色和價值。

年宵市場既然又名花市,自然少不了年花。有賣花的店販告訴中通社記者,他們預期今年的銷售情況比去年好。廣東人注重“意頭”,因此每一種年花都帶著吉祥的寓意,其中銀柳是其中一種最受歡迎的植物,“柳”字在粵語中與“樓”字相約,寓意著早日買房。除了銀柳,桃花、水仙和蘭花也深受市民歡迎。

目前,來逛年宵市場的一般都是本地市民,暫未見太多旅客,相信與內地臨近春節(jié)長假,上班族難以請假有關。

現場有不少社福機構帶同長者來感受節(jié)日氣氛,也有幼兒園帶著小朋友來了解春節(jié)文化。據了解,年宵市場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朝的廣州,為廣東省非物質遺產之一。

多年來,很多香港家庭在吃完團年飯(年夜飯)后都會到年宵市場逛逛,這里的395個攤位,會熱鬧到年初一清晨。

文章來源:香港中通社
責任編輯:姚思寒
聚焦港澳
港澳時評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