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臺積電在美國設廠進度延宕 島內學者分析三大問題

華夏經緯網 > 臺灣 > 社會萬象      2023-07-21 19:07:34

臺積電20日舉辦法說會,董事長劉德音表示,美國亞利桑那州廠量產時程恐怕自原訂的2024年底,延后至2025年;日本廠則將如期于2024年底量產。劉德音坦言,美國亞利桑那州廠面臨一些挑戰(zhàn),因為需要特殊技能的人去裝機,致使速度會比較慢。受到美國建廠經驗缺乏問題,臺積電預期美國亞利桑那廠區(qū)N4制程技術的量產時間將推遲至2025年。

針對臺積電赴美設廠進度延宕,島內彰化師范大學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研究中心主任王信文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表示,先前業(yè)界已預期臺積電到美國拓展海外布局,難免碰上一些文化落差,可能導致臺積電在美國的營運受到一些障礙,沒想到在建廠階段就出現了,由于美國當地缺乏建造晶圓廠經驗的工人,需要從臺灣調派工班赴美建造,這在前期作業(yè)上就需要大幅增加成本,臺積電證實美國廠量產時程將延遲,但預期即使順利建廠,后續(xù)還會有3大問題接踵而來。

第一,人才缺乏的問題。王信文說,臺積電在臺灣所給的薪資,堪稱業(yè)界頂尖,超越了絕大多數的廠商,所以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能夠吸引優(yōu)秀的理工人才投入到臺積電,可是在美國卻失去相關優(yōu)勢。雖然臺積電美國廠有加碼薪資,開出工程師平均年薪折合新臺幣429萬元,可是與其他美國高科技企業(yè)的待遇而言,仍有落差,例如最近火紅的AI領域,Open AI開出的工程師待遇平均年薪折合新臺幣高達2880萬元,所以優(yōu)秀的人才恐怕不會選擇臺積電。

王信文指出,臺積電在美國難尋覓到最頂尖的人才,此外,美國的職場文化未必適合臺積電的生產模式,美國總統(tǒng)拜登去年出席臺積電在亞利桑那舉行的“移機典禮”時,甚至高喊“Union is coming back.(工會回來了)”美國采取工會制度對于臺積電過往以“高勞力密集”堆棧出來的產業(yè)優(yōu)勢,必然是一大沖擊。臺積電創(chuàng)辦人張忠謀也坦言對拜登的說法“聽得有點刺耳”,顯示出,臺積電美國廠未來在工作模式上會有很長一段磨合期。

第二,成本過高的問題。王信文說明,因為臺積電美國廠難以完全復制臺廠的工作模式,高勞力密集幾乎無法適用于美國的工作文化,別忘了,臺積電有承諾聘用美國當地員工1.2萬名,這些美國員工能否適應整個臺積電的企業(yè)文化?有待商榷。所以在人力資源訓練上必然得下功夫,甚至必須直接從臺灣調兵遣將,這些都要投入更多成本。

王信文進一步指出,臺積電在美國的人事成本大幅攀升之外,還有其他相關的供應鏈也有相關問題,臺積電為了讓供應鏈愿意一起過去美國,這些廠商許多衍生出來的費用臺積電必須吸收掉,這也增加了更多的營運成本。預期臺積電未來在美國生產的芯片價格一定會偏高,高單價的產品誰會買?相信一般市場難以接受,除非是特殊需求,例如涉及安全需求或軍用需求,否則恐怕難以獲利。

第三,產能短差的問題。王信文表示,綜合人事成本攀升、美國勞工難以銜接臺積電的工作模式,美國廠的產能以及芯片良率方面,都可能連帶被影響。先前就有外媒評估,即使臺積電亞利桑那廠順利量產,讓美國蘋果公司(Apple)能就近采購芯片,按照臺積電的產能預估,2025年蘋果能獲得12萬?晶圓,卻僅能滿足15%的需求,可能無法滿足大廠客戶,加上預期芯片價格偏高,相關市場困境,有待突破。

不過,王信文說,臺積電赴美設廠當然還是有利的成分存在,臺積電到美國、歐洲、日本、韓國拓展海外布局,未來在國際客戶洽商部分會更便捷,另外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可以回避地緣政治風險,畢竟目前兩岸仍沒有排除緊張沖突的可能性,臺積電尋求海外多元布局,能夠讓客戶相對放心,穩(wěn)定收益,若臺積電能逐步穩(wěn)定、習慣海外廠房營運,長期而言仍助于分散風險。(來源:香港“中評社”)


責任編輯:邱夢穎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