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左三)觀看臺積南科廠房模型,南科廠曾因施工不慎斷電,晶圓蒙受損失。(圖/臺積電提供)
臺灣缺蛋問題六月可緩解,但核二廠2號機3月14日除役后,電力吃緊恐無人能解。島內科技界人士指出,供電不穩(wěn)定比電力吃緊更惱人,尤其是頭號用電大戶臺積電,“停電一小時”的后果可能是營收損失約90億(新臺幣,下同),“臺積電打算自建小型核融合電廠”傳聞四起。
核融合技術被比喻為“人造小太陽”,可貴的是,能量產生過程沒有輻射、不會排出二氧化碳。聯電創(chuàng)辦人曹興誠、臺灣玉山科技協(xié)會理事長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不約而同在媒體上公開呼吁,是可以研究的方向。核融合是使用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器(SMR),用重水一氧化二氘反應,產生極少的核廢料。
針對民間可否自建核融合電廠,已引起“需(綠)電孔急”科技大廠高度關注?!叭绻越ㄐ⌒秃巳诤习l(fā)電廠掌握電力,首先要克服的是法規(guī),以及與社會大眾溝通,畢竟‘核’仍是敏感議題?!迸_經院產經數據庫總監(jiān)劉佩真指出。
臺灣的用電大戶,就是“護臺神山”臺積電。外媒預估,臺積電2020年用電量占全臺6%、今年占8%、2025占12%。資深半導體產業(yè)分析師陳子昂指出:“越先進的半導體制程的耗電量越大,主要是因為ASML極紫外光(EUV)設備用電量驚人”,對當地供電需求造成極大考驗。
業(yè)界形容EUV機“好像印鈔機”,就是這種極紫外光所蝕刻的電路,才賦予晶圓價值,但要制造出極強的雷射光也要極高能量,還要搭配散熱系統(tǒng)。此外,晶圓制程需要在無塵室中,空調與過濾系統(tǒng)也需要用電。
劉佩真指出,先進制程對臺積電營收貢獻5成以上,臺積電目前約有40臺EUV機、為業(yè)界最多。半導體產業(yè)人士推算,若一臺EUV機一天耗能3萬度,一天要用掉120萬度電,在客戶要求下,臺積電已經買走臺灣9成綠電。
因此臺積電選址設廠,“首選要有地、接下來就是考慮供電穩(wěn)定度、再考慮水?!标愖影赫f。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去年股東會上,也親口透露對臺灣電力穩(wěn)定度的憂心,市場預估“2021年曾發(fā)生南科廠因施工斷電,雖是28奈米以上的成熟制程、僅是幾小時,已讓市場揣測,約有3萬片晶圓因此受到影響、金額約新臺幣10億元?!?/p>
能源經濟學家、臺灣“中研院”兼任研究員梁啟源分析,“臺積電停電1小時,須花2天換原料、調整機臺參數,臺積電2天營收約90億元;不過在電力有限的情況下,當局政策會是臺積電等科學園區(qū)優(yōu)先,其他則分區(qū)停電。”他提醒,電力不穩(wěn)定,勢將影響大型公司與外資企業(yè)投資意愿。
這也是臺積電創(chuàng)辦人張忠謀曾在2009年投資太陽能的原因,盡管最終因隔行如隔山鍛羽而歸,但隨著臺積電在全球晶圓供應鏈龍頭地位日益吃重,尋求穩(wěn)定電力的解方更迫切。(臺灣《中國時報》)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