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瀚宇。(中評社 黃文杰攝)
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2月15日發(fā)布的“2022年關稅調整方案”內文明確提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已完成降稅,繼續(xù)實施協議稅率。兩岸ECFA明年可望繼續(xù)實施。臺北商業(yè)大學副校長劉瀚宇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ECFA雖然繼續(xù),往后對臺灣輸往大陸產品會更嚴格,照章辦事。
劉瀚宇說,民進黨也不用太自夸,不用拿來說嘴,認為大陸有求于臺灣,兩岸本來應該經濟共榮共享。至于遠東集團日前在大陸遭重罰,不是在徐旭東的問題,是中美之間的問題,美國擴大美臺交流范圍,支持并確立“臺灣在國際地位”,當然逼北京出手制止“臺獨”,“遠東案”要打擊臺灣內部想藉美國力量,實踐法理“臺獨”。
劉瀚宇,臺灣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社會學博士,曾任臺行政機構大陸委員會咨詢委員、現任臺北市政府市政顧問、淡江大學大陸所兼任教授、臺北商業(yè)大學企業(yè)管理系專任教授、臺北商業(yè)大學副校長。
兩岸于2010年6月29日馬英九任內簽署ECFA,經臺灣民意機構審議通過,兩岸兩會于同年9月11日完成換文程序后生效實施。ECFA早收清單中,大陸給予臺灣輸陸的石化、機械、紡織品、汽車零配件等539項商品關稅減免優(yōu)惠。據臺經濟部門統(tǒng)計ECFA生效后前十年,臺灣因此享有的關稅減免多達66億美元,約新臺幣2000億上下。
劉瀚宇解釋,ECFA當時在馬英九執(zhí)政簽訂,沒有搞清楚,第一階段列出早收清單539項,沒有再做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總共有3萬多項,只做539項,后面就停了,理當逐年逐項關稅減讓,直到零關稅,可是只做第一階段539項分三年零關稅,接著服貿協議,卻被“太陽花學運”給擋下來。
他說,全世界沒有像ECFA這樣,只有第一階段539項,后面不做了,這樣連續(xù)10年下來,就是539項,即便蔡英文上臺,互相靠默契,還是繼續(xù)維持。
劉瀚宇指出,過去馬英九時代,兩岸關系和緩,看到兩岸共榮共享的前景,雖然ECFA后來因為服貿協議,無法實際進一步優(yōu)惠范圍,但也沒有蔡英文時期的兩岸緊張。現在臺美關系這么好,蔡英文期盼臺美能夠簽署貿易協議,更加強經貿交流,促進雙方的經濟成長,只是恐怕蔡兩任屆滿,也沒有辦法看到臺美貿易協議的簽訂。
來源:中評社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