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挖公文揪臺灣自產疫苗內幕:研發(fā)資金不足 結案期早已內定

華夏經緯網 > 臺灣 > 社會萬象      2021-06-02 09:30:26

     臺灣地區(qū)近期急缺疫苗,自產疫苗是否能如期供貨及保護效力到底好不好,深受島內民眾關注。但近日有臺灣網友從民進黨當局的電子采購網挖出采購案公文,發(fā)現今年1月完成疫苗研發(fā)第一階段,5月完成第二階段,并預定“6月底前完成計劃結案”,而且研發(fā)資金遠低于境外同等標準,網友紛紛大驚稱,“難怪臺當局一直逃避三期(試驗)問題,(原來)擺明了6月就要結案”。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31日報道,近日一位島內網友在網上貼出“2021年度研發(fā)新冠疫苗計劃項目財務查核”采購案的公文,并總結出4大重點。

    一、臺當局提供每家廠商最高5億新臺幣補助,鼓勵島內廠商自行研發(fā)疫苗,網友表示這筆金額和境外相比少了很多,最后給研發(fā)出疫苗的高端補助4.7億新臺幣、聯亞3.7億新臺幣。

    二、臺當局自2020年10月以來和三家廠商簽研發(fā)合約,依現況來看其中一家似乎研發(fā)失敗,但依然補助1.5億新臺幣。

    三、令人匪夷所思的“研發(fā)進度”,1月完成疫苗研發(fā)第一階段,5月完成第二階段,緊接著6月就要結案,網友說明“從頭到尾都沒有人說二期等于二階段,但是6月就要結案了,代表再怎么樣也不可能到三期吧?”

    文中還提到另一份來自臺灣衛(wèi)福部門的文件“新冠疫苗取得緊急使用授權后,民眾接種之免疫持續(xù)性與不良反應評估”,內文發(fā)現臺衛(wèi)福部門已經背書說明“取得緊急使用授權的疫苗,僅有短期保護力與安全性實證”,令網友質疑,“既然都知道有風險,為何不買境外通過三期實驗的疫苗?”

    這篇貼文也引發(fā)島內網友熱議,“原來早就知道不會有第三期”“難怪今天公布簽約,不然6月到廠商就違約要賠錢了”“你們各位就是三期試驗者啊”“看來民進黨既要玩自產,又不愿意多投資”。 

來源: 海外網


文章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邱夢穎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