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輔仁大學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曾淳良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美國總統(tǒng)拜登面對棘手的中美及臺海關系相當謹慎保守,不會延續(xù)前總統(tǒng)特朗普對北京切香腸式的政治挑釁,也不會想突破北京對美國的底線,并確認中國對美國來說亦敵亦友。而拜登的國安團隊官員對中國大陸的批評比起特朗普團隊用詞溫和許多,國務卿布林肯在提名聽證會上沒有提到中國,這傳遞“拜登政府目前無意抗中”的訊息。
曾淳良說,拜登可能會在美國傳統(tǒng)國家利益“民主人權”議題上,對北京采取較強硬的立場,也得持續(xù)觀察拜登是否相信中國大陸一定可以“和平演變”。理想世界中,中美及臺海關系是等邊大三角的平衡架構,但現(xiàn)實中只有中美兩個大國戰(zhàn)略競爭的關系,近期拜登政府已釋出溫和的對臺政策訊號,“時”與“勢”對打破兩岸僵局似乎有利,兩岸關系也有機會朝正面的方向發(fā)展。
曾淳良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博士,曾任國民黨智庫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顧問、海峽交流基金會綜合服務處處長、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客座研究員,現(xiàn)任輔仁大學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助理教授。
曾淳良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美國拜登政府的臺海兩岸政策取決于美國和中國大陸權力的消長關系。面對棘手的中美及臺海關系,拜登相當謹慎保守,反對臺灣“單方面宣布獨立”,也反對大陸躁進動武。拜登上任之后不會延續(xù)特朗普對北京切香腸式的政治挑釁,也不會想突破北京對美國的底線,在大選前,拜登在專訪時稱最大威脅的國家是俄羅斯,中國則是最大競爭者,這確認了中國大陸對美國來說是亦敵亦友。
曾淳良說,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國會提名聽證會上的發(fā)言,顯示中美兩個大國戰(zhàn)略競爭或大國博奕的定位十分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政府的國安團隊包括布林肯等重要官員,對中國大陸的批判要比特朗普政府的官員用詞溫和非常多,布林肯在會上提到了要對抗俄國、伊朗和朝鮮的威脅,沒有提到中國,這傳遞一個訊息,“拜登政府目前無意抗中”。
曾淳良指出,拜登就任后的首次官方活動,就提到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往日的對話,且不斷強調要政府官員尊重打交道的對象,這顯示美國準備跟北京改善關系。但民主黨傳統(tǒng)上比較重視“民主人權”的國家利益,曾四次訪問大陸的拜登,可算“知中”,還稱不上“親中”,因此,在香港和新疆的人權問題上,拜登可能對北京采取比較強硬的立場,中美之間會有更多的對立。
另外,曾淳良認為,還要持續(xù)觀察拜登是否相信中國大陸一定可以“和平演變”?如果拜登對此仍有期待,可能主張與北京積極交往合作,以修補和改善特朗普時期破裂的中美關系。但如果拜登對轉化“專制的中國大陸”成為一個自由民主國家的期待已不抱任何希望,且強調中國威脅論,就可能延續(xù)抗中或遏中政策,中美之間的戰(zhàn)略競爭關系將會更加激烈。
曾淳良表示,理想世界中,我們希望看到的中美及臺海關系是等邊大三角的平衡架構,除了中美兩個大國之間關系完整厚實,臺美、兩岸之間關系也很平衡,但對崛起的中國大陸來說,怎么可能與臺灣平起平坐?在現(xiàn)實世界中,只有中美兩個大國戰(zhàn)略競爭或大國博弈的關系,臺美或兩岸之間都不容易構成完整的、平衡的一邊,至于共產黨、民進黨、國民黨則是在虛構的中美臺等邊大三角范圍中的兩岸小三角合作、競爭或對抗的關系。
來源:中評社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