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有一支難忘的歌
■肖力民
于都縣,地處江西省南部,是埃德加·斯諾“驚心動魄的遠征”的開篇,是索爾茲伯里“前所未聞的故事”的卷首,是魏巍“地球的紅飄帶”的起點,是偉大長征精神的源頭。
碧空如洗,草木蔥蘢。金秋時節(jié),我行走在這片紅土地上,追尋紅軍足跡,聆聽歷史回響。
一
何屋,晚清客家民居,面積636平方米,有30多個房間,地處于都縣城鬧市區(qū)。1934年7月,專門為紅軍出發(fā)長征做準備工作的贛南省蘇維埃政府在這里成立。1934年9月中旬,為了給中央紅軍長征“探路”,受中革軍委副主席周恩來的委派,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從瑞金云石山來到于都,在何屋的東廂房住了一個月。
我懷著敬仰的心情走進何屋。院落鋪滿鵝卵石,臺階和地面的夾縫中長滿了青苔。院內(nèi)植物茂盛,翠竹生機勃發(fā)。贛南省蘇維埃政府機關辦公的場所,有內(nèi)務部、財政部、糧食部等10余個部門。步入毛澤東簡陋的臥室,撫摸著斑駁的桌椅,我仿佛看見他夜以繼日抱病工作的情景。
盡管身處逆境,毛澤東仍百折不撓、堅持真理,充分體現(xiàn)了他對中國革命的高度自覺。在于都期間,患病的毛澤東堅持檢查和指導贛南省蘇維埃政府籌糧、籌款、擴紅、征調(diào)民船挑夫等工作。為指導留守中央蘇區(qū)的紅軍開展革命斗爭,他撰寫了3萬多字的《關于游擊隊動作的指示》。他還經(jīng)常深入群眾調(diào)查研究,并專門前往臨近國民黨軍第一道封鎖線的于都南部地區(qū)調(diào)查社情、敵情。1934年9月20日,毛澤東給周恩來發(fā)了一封電報,除了講當時贛南地區(qū)的敵情形勢,其中最重要的有這樣一句話:“雩都、登賢全境無赤色戒嚴,敵特容易出入,現(xiàn)已抓緊西南兩方各區(qū)建立日夜哨及肅反。此復?!?/p>
紅軍長征后,于都鄉(xiāng)親非常思念毛澤東,有人甚至甘冒風險,在何屋的墻壁上,用木炭寫下“戰(zhàn)場烽火逐千山,鐵騎西征幾時還”。
二
于都縣銀坑鎮(zhèn)平安村擴紅模范鐘桂英令人敬仰。
蘇區(qū)時期,毛澤東兩次來到平安村指導革命工作并居住在老街,平安村有276名青壯年參加紅軍,156人犧牲在長征路上。
我慕名走進鐘桂英的兒子張復信家。說起家里的紅色故事,80歲的張復信淚眼婆娑。他的小爺爺、父親、叔叔等8位親人參加紅軍,全部壯烈犧牲。母親鐘桂英既是紅軍又是蘇區(qū)干部。長征前夕,為了讓更多的青壯年參加紅軍,鐘桂英冒著危險,經(jīng)常晚上提著馬燈去擴紅。
紅軍長征后,國民黨反動派反攻清算,大肆迫害和屠殺蘇區(qū)干部和群眾。鐘桂英被逮捕后,敵人對她進行嚴刑逼供,用荊條抽打她,但她始終保守黨的秘密。氣急敗壞的敵人將血肉模糊的她扔進牛欄里,點了一把火,揚長而去。一名共產(chǎn)黨員冒著生命危險,將奄奄一息的她救出,送到曲洋的一座廟里養(yǎng)傷,3年后才回到家里。
因被嚴刑逼供和大火燒過,鐘桂英原本清秀的臉完全變了模樣,眼睛不能完全睜開。全身的真皮層全部燒壞,汗無法排出來。一到夏天,全身好像有無數(shù)只螞蟻在咬她。因腋下粘連,胳膊無法全部抬起。從兒時起,張復信每天都要搬個小板凳,坐在母親身邊,為她撓癢。盡管經(jīng)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鐘桂英卻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頑強地生活。1994年,85歲的鐘桂英離世。張復信形容母親“意志比鋼鐵還堅硬”。
為了讓更多的人銘記那段紅色歷史,張復信先后向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捐獻了10多件文物。他成了紀念館的???,紀念館成了他的精神家園。紀念館的工作人員親切地稱呼他“寶藏爺爺”。
三
“路迢迢,秋風涼。敵重重,軍情忙。紅軍夜渡于都河,跨過五嶺搶湘江……”《長征組歌》提及的第一個地名便是于都河。
我來到于都河畔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地紀念園。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碑如帆高聳,莊嚴肅穆。渡口邊一塊巨型石頭上,由楊成武將軍題寫的“長征渡口”4個紅色大字格外耀眼。清風陣陣,河水緩緩向西流去,20多米長的浮橋橫臥河面,仿佛在訴說當年紅軍星夜渡過于都河的故事。
為什么黨中央和中革軍委把于都作為長征集結出發(fā)地?于都縣黨史專家張小平告訴我,主要有4個原因:一是便于紅軍主力集結。長征前,紅軍主力主要分布在興國、寧都、石城及福建長汀一線,其中大部分(紅一、三、五、八軍團)分布在靠近于都的興國、寧都地區(qū)。二是便于休整補充。紅軍主力在長征前一直處于緊張的戰(zhàn)斗狀態(tài),轉(zhuǎn)移前要進行必要的休整,同時進行人員、武器裝備、糧食物資的補充。于都是中央根據(jù)地第五次反“圍剿”后期的大后方,西面有雩山山脈作為天然屏障,相對安全穩(wěn)定。三是便于突圍。紅軍當時轉(zhuǎn)移的最初目標是同湘西紅二、六軍團會合,路線是先向南到粵贛邊境,再往西進湘南,然后往北到湘西。于都緊靠中央蘇區(qū)與粵軍的防線,選擇在于都集結,便于順利突破敵人第一道封鎖線。四是便于保密和隱蔽。紅軍主力在出發(fā)前集結于都河北岸,有利于隱蔽,不易被敵軍發(fā)現(xiàn)。
正在長征渡口尋根問祖的王太和說:“我父親王耀南當時任紅軍工兵營營長。1934年10月上旬,他正組織工兵在寧都縣構筑工事,準備與國民黨軍隊決一死戰(zhàn)。接到去于都河架設浮橋的命令后,于10月12日上午到達河邊。當時,于都河面寬600多米,父親用一片樹葉測試了河水的流速,最大流速每秒1.2米。河上沒有橋,大部隊要過河,只有架設浮橋。”
沿河百姓捐獻了800多條漁船,有的用于架設浮橋,有的用于擺渡。因當時搭浮橋需要大量的木板,很多老表把自家的門板、床板主動拆了抬來,有的把瓜棚都拆了。王太和告訴我:“當時一位姓曾的大爺,執(zhí)意要把自己的壽材捐獻出來。父親不忍心收,曾大爺火了:‘這位同志啊,怎么硬是不通情理,紅軍打仗命都不要了,我拿出幾塊棺材板算什么?’父親拗不過曾大爺,只好收下。”
為了避免敵機轟炸,隱蔽紅軍的戰(zhàn)略意圖,架設浮橋都是在17點以后進行。紅軍晚上渡河后,第二天6點前再把浮橋拆除,依次兩岸排開,17點以后重新架設。據(jù)統(tǒng)計,在于都縣60華里的河段上,共架設浮橋5座,先后架橋、拆橋15次。
自1934年10月17日晚至10月20日凌晨,8.6萬名中央紅軍有的走浮橋,有的坐船,有的涉水過河,從東門、南門、西門、山峰壩等8個主要渡口渡過于都河,踏上長征路。1934年10月18日傍晚,毛澤東帶著警衛(wèi)班離開何屋,和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以及中央、軍委機關,從東門渡口邁出長征的第一步。周恩來踏上浮橋出發(fā)時,曾經(jīng)深情地說:“于都人民真好,蘇區(qū)人民真親!”
四
在風光旖旎的羅坳鎮(zhèn)鯉魚渡口,我遇到老船工李聲仁的兒子李明榮。說起父親用漁船送紅軍渡河的故事,李明榮感慨萬千。
1934年10月17日上午,李聲仁和愛人王九發(fā)等家人正在于都河鯉魚潭河段撒網(wǎng)捕魚,幾名紅軍官兵招呼他們把船撐到岸邊,對他們說:“我們有大部隊要在晚上渡河,想請你們幫忙。”李聲仁聽說是紅軍隊伍要渡過河去打“白狗子”,二話沒說,滿口答應:“你們要幾條船?”“越多越好。”“那我們叫上整個家族的漁船一起來,總共有20條?!奔t軍官兵高興得連聲說:“謝謝漁民兄弟!”
李聲仁隨后召集家族代表開會。一位遠房叔叔首先表態(tài):“自從紅軍來了以后,咱們漁民都不用交稅了。咱應該記住紅軍的恩情。紅軍有難處,咱們理應幫助。”“送紅軍過河,我沒有意見。但是我們的祖訓是‘晚上禁止開船’,現(xiàn)在要打破這一祖訓,誰來保證安全?出了事誰負責?”一位堂哥表達了自己的擔憂。李聲仁最后說:“安全問題我會跟紅軍協(xié)調(diào)解決。一定會保證我們自身和紅軍的安全,大家盡管放心。天黑前到鯉魚渡口集中!”
天黑前,李聲仁和家人把20條漁船撐到鯉魚潭河段岸邊。待天色漸暗,紅軍官兵依次登上漁船。大漁船坐5個人,小漁船坐3個人,每條漁船均安排一名水性好的戰(zhàn)士任安全員。李聲仁和愛人王九發(fā)同撐一條大漁船。當時河水湍急,晚上撐船必須全神貫注,稍不注意就會翻船。在船上,渡河的紅軍相互并不說話,也不能點燈,河面上一片漆黑肅靜。茫茫夜色中,20條漁船來回穿梭。當紅軍隊伍全部被安全送過河后,天色已微微發(fā)亮。
1934年10月19日晚,另一批紅軍官兵要從羅坳鎮(zhèn)石尾渡口過河。李聲仁和家人往返一趟又一趟,把紅軍送到河對岸。第二天黎明,紅軍官兵全部被運送完畢,漁民們累得躺在船頭,大口喘著粗氣。這時,有位首長模樣的紅軍干部召集他們開會,給每條小漁船獎勵1塊銀圓、5斤大米,每條大漁船獎勵2塊銀圓、5斤大米。那位首長還說:“非常感謝漁民兄弟幫助我們的隊伍渡河。等以后我們打仗勝利回來,再來報答大家!”
紅軍長征后,國民黨反動派占領于都,于都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為了躲避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李聲仁整個家族劃船遠走他鄉(xiāng),沿著貢江,轉(zhuǎn)入贛江,顛沛流離,受盡屈辱和困苦。
全國解放后,黨和政府把這些在異鄉(xiāng)漂泊近20年的“水上人家”找了回來,專門成立了漁業(yè)合作社,安置他們的生活。20世紀70年代初,黨和政府給他們分土地、建房屋,使這些世世代代以捕魚為生的漁民走上了岸,再也不用在江河上漂泊。李明榮動情地對我說:“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更沒有我們漁民今天紅紅火火的好日子?!?/p>
“晚霞映紅于都河,渡口有一支難忘的歌……勝利不忘哪里來,紅色源頭記心窩……”傍晚,我漫步于都河畔,耳邊回響著《紅軍渡 長征源》的旋律。眺望于都河兩岸的繁華景象,我不禁心潮澎湃:國家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yè),不正是當年紅軍的期望嗎?從苦難走向輝煌,篳路藍縷的崢嶸歲月已化作壯美的英雄史詩,被滔滔河水深情傳唱。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