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2025年度總預算案即將出臺,綜合多家臺媒消息預算規(guī)模將首度超3兆元(新臺幣,下同),其中防務預算也將創(chuàng)歷史新高,島內反彈強烈。
7月30日,臺防務部門舉行記者會回應此事稱,明年是臺灣所謂“軍事投資付款”的高峰期,預算需求一定會比今年還要高。
臺媒此前報道稱,“消息人士”透露2025年度臺防務預算創(chuàng)下紀錄,其中包含增購F-16、無人機采購、“??諔?zhàn)力加強計劃”等。
未來5年入不敷出
民進黨當局妄圖以武謀“獨”
民進黨當局看似一副土豪做派,可實際不過是一個“大負翁”。
臺行政部門商議明年總預算的同日,臺審計部門公布了島內2023年度總決算審核報告。報告指出,臺當局公共債務達6兆5133億元,平均臺灣每人負擔約27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當局為逃避島內輿論監(jiān)督,近年在公務花費上大玩文字游戲,明面上在行政總預算上相對收斂,暗地里卻透過“特別預算”大展拳腳,需要舉債數千億元的“特別預算”一個接一個地編,連輕軌、食品安全建設等項目都被納入。而一旦將總預算與“特別預算”合并計算,實際上未來5年臺當局都將入不敷出。
此外,還有為了選舉不敢動的勞健??吡?,為了維持民進黨“反核神主牌”給臺電造成的巨額虧損,少子化與老齡化導致的代際間收支不平衡,種種不利因素疊加,令民進黨當局在財政上出現長期壓力,此時還要大撒幣,島內輿論痛批其“債留子孫”。
臺灣民眾背上巨債
肥了美國軍火商的腰包
更令民眾不滿的是這些資金的流向。
在明知臺灣經濟風險大、財政壓力大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出于一黨之私討好美國,加碼向美方交保護費,購買其二手武器、淘汰武器。特別是,近年來,臺防務預算上升已經成為趨勢。
縱觀近5年(2019至2023年)的臺軍整體防務預算,包含年度主管預算、“特別預算”及基金預算,已從3815億元增加到5803億元,GDP占比從2.0%增加到2.5%,呈逐年增長趨勢。賴清德上臺后,這一趨勢愈演愈烈。
臺灣民眾眼看自己的血汗錢,被民進黨當局堂而皇之地拿走,投向美國軍火商那永不饜足的肚腸,無力與憤怒油然而生。
罔顧民意
民進黨其實也心虛?
事實上,從民進黨當局的表現來看,他們對于民意反彈也心知肚明。
多家臺媒在報道這則消息時,遣詞造句固然與臺當局以往的行文風格極其相似,但細看信源卻是“消息官員”。而臺媒記者向有名有姓的官員求證,得到的答案卻是預算案還在“審議中”,“還未定案”,“還會有些調整”等模糊說法。由此可見,民進黨當局正在透過所謂“消息人士”之口,向外界放風試探,以期降低未來信息正式發(fā)布后的反對聲浪,說到底就是做賊心虛。
事實一再證明,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為其自身利益,置臺灣民眾求和平求發(fā)展的主流民意于不顧,不斷揮霍臺灣民眾血汗錢,向美國高價購買武器,妄圖“倚美謀獨”、“以武謀獨”,嚴重損害臺灣民眾切身利益,危害臺海和平穩(wěn)定。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看臺海》微信公眾號】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