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爭做愛國精神的播火者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 軍事 > 大陸軍事      2024-04-25 17:38:13

  爭做愛國精神的播火者

  ■王青軒 于 斌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進入新時代,習主席鮮明提出,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恒主題。2024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正式施行,標志著以法治手段保障愛國主義教育常態(tài)化,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各環(huán)節(jié)。

  中華民族是有著強烈愛國精神的偉大民族。從司馬遷“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到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從趙一曼“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到陳祥榕“清澈的愛,只為中國”,在中華民族綿延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自強不息、奮斗不止。正是靠著一代代人的奮斗報國、忘我奉獻,才有了“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壯麗史詩”。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愛國從來沒有旁觀者、局外人,每個人都是播火者。對于我們來說,愛國既是本分、是職責,更是身之所立、魂之所在。只有將個人理想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lián)系起來,把個人成長的坐標放到強國強軍的維度,把個人奮斗目標與強國夢強軍夢偉大目標緊密結合起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將小我融入大我,才能實現(xiàn)個人的理想抱負和價值追求。

  愛國精神屹立不倒,需要崇高的理想信念做根基。堅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陣子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應當始終以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為滋養(yǎng),用革命傳統(tǒng)熏陶,用紅色文化培育,用職能使命澆灌,牢固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將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內(nèi)化于心、固化于魂,將扎根內(nèi)心深處的愛國情感轉化為竭力前行、不懈奮斗的力量。

  報效國家需要能力素質(zhì)作支撐。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婁山關”“臘子口”,更加迫切需要善于攻堅的“硬功夫”、敢于擔當?shù)摹拌F肩膀”。只有心懷“本領恐慌”,自覺增強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危機感,潛心學習研究,更新知識結構,掌握發(fā)展技能,才能不斷提高能力素質(zhì)。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能力素質(zhì)是學出來的,更是比出來、干出來、拼出來的。應自覺把實踐鍛煉當成提高能力最廣闊平臺,在大風大浪中磨練意志,在多當“熱鍋上的螞蟻”中增長才干,在多接“燙手山芋”中提高本領。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愛國精神不是好高騖遠的口號,而是腳踏實地的行動。要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將愛國志報國情轉化為破解難題、推動發(fā)展的實際成效,轉化為立足本職崗位、做好本職工作的不竭動力,用一件件具體工作、一個個實際成效搭建起愛國強國的宏偉大廈。

  給人星火者,必心懷火炬?;鹁嬷猓坏樟磷约?,也照亮他人;信仰之明,不但予己光明,也將驅散他人的徹夜黑暗。愿我們?nèi)巳诵膽鸦鹁?,成為愛國精神的播火?


文章來源:中國軍網(wǎng)-中國國防報
責任編輯:唐詩絮
軍情熱議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