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12月21日電 題:臺大法學院舊址圍墻上的那些詩詞名句
中新社記者 路梅
從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到梁啟超的“獻身甘作萬矢的,著論求為百世師”,再到胡適的“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近日,走在臺北老城區(qū)綠樹掩映的徐州路,路旁圍墻柱上鑲嵌的瓷板書畫吸引了中新社記者的注意,遂一探究竟。
臺灣大學法學院舊址圍墻柱上,鑲嵌著繪畫與書法內容的瓷板畫。圖中詩句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中新社記者 路梅 攝
繞到院墻大門前便可發(fā)現,此處是臺灣大學法學院舊址。據記載,校區(qū)建于日據時期的1919年,是日本人開設的“臺灣總督府臺灣高等商業(yè)學?!保?945年臺灣光復后,經過整并,1947年此處成為臺灣大學徐州路校區(qū),法律系遷入,后升格為法學院,1999年又分設為社會科學院及法律學院。
圍墻上的瓷板書畫,出自臺灣著名學者許介鱗擔任法學院院長期間(1996年12月至1999年7月)。通過為數不多的公開資料可以看到,許介鱗提倡“漢字文化圈”,除了知識傳授,更致力于培養(yǎng)人的“真善美”,希望通過美化環(huán)境,潛移默化人的心靈。他從校園做起,邀請師生共同創(chuàng)作繪畫和書法作品,并自掏腰包制成瓷板,鑲嵌到學院外墻墻柱上。
臺灣大學法學院舊址圍墻柱上,鑲嵌著繪畫與書法內容的瓷板畫。圖為瓷板畫上的敦煌飛天圖。中新社記者 路梅 攝
近150塊瓷板中,一半是畫作,一半是書法,一根墻柱上一幅,交替排列。繪畫作品風格多樣,有國畫山水,也有油畫風景,有歷史建筑,也有少數民族風情;書法作品則多是摘自古文詩詞的經典名句。當年這項舉措是何樣的盛況,如今已很難考究。但繞著總長約600米的圍墻漫步,仍可感知當時師生的文學素養(yǎng)及對中華文化的珍愛之情。
例如,師生們用《論語》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和《中庸》的“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表達治學態(tài)度;用朱熹《勸學文》的“勿謂今日不學而有來日,勿謂今年不學而有來年”和《荀子·勸學》的“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勉勵學子珍惜時光、開闊眼界;用范仲淹《岳陽樓記》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和李白《將進酒》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傳達天下為公的情懷與積極入世的態(tài)度。
臺灣大學法學院舊址圍墻柱上,鑲嵌著繪畫與書法內容的瓷板畫。圖中詩句出自宋代詩人杜耒的《寒夜》。中新社記者 路梅 攝
對親情友情的珍惜和對愛情的向往,通過杜耒《寒夜》的“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孟郊《游子吟》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和李商隱《北青蘿》的“世界微塵里,吾寧愛與憎”躍然瓷板上;“干青云而直上”“知者自知,仁者自愛”則表達著對高潔品德的追求。
瓷板畫中,有臺灣少數民族抗日首領莫那·魯道與族人的畫像,以及表現臺灣少數民族與日本侵略者戰(zhàn)斗的畫作,讓人想到許介鱗作為臺灣第一位留日法政博士、政治學與日本殖民政治學者所持的觀點——他公開批判“日本政府推動臺灣現代化”的說法,反思日本殖民統(tǒng)治對臺灣的榨取,并主張臺灣人在思想上、心理上“脫殖民化”。
臺灣大學法學院舊址圍墻上鑲嵌的瓷板畫中,有一幅臺灣少數民族抗日首領莫那·魯道與族人的畫像。中新社記者 路梅 攝
對于2022年臺灣爆發(fā)政治人物論文抄襲事件,曾任臺大社科院首任院長的許介鱗公開發(fā)文表示,他已退休23年,見到論文抄襲事件,深感遺憾,“期盼教授們拿出學術良知,秉持學術客觀公正態(tài)度,勇敢面對處理之?!?/p>
多年前,法律學院和社會科學院從徐州路校區(qū)遷回臺大校本部。如今,此地靜謐清幽,老建筑被臺北市認定為歷史古跡。據報道,臺大未來將在此設置國際政經學院,招收海內外高中生。
位于臺北市徐州路的臺灣大學法學院舊址。圖為其中一座教學樓。中新社記者 路梅 攝
徐州路校區(qū)所在的臺北市中正區(qū)可謂臺灣的“政治權力中心”,臺當局的主要公權力部門集中于此;早年間,許多臺灣政壇重量級人物在這里的臺大法律系就讀,離開校園后,各自影響著臺灣的發(fā)展方向。
今年7月1日,許介鱗在臺北逝世,享年90歲,臺大政治系訃告盛譽其“風骨清峋”,昔日的學生和許多臺灣友人紛紛表達緬懷與敬佩之情。斯人已逝,圍墻柱上的瓷板書畫還在。不知曾經的畢業(yè)生們經過此地,是否還會駐足品味其中意境。(完)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