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波12月5日電 (童笑雨 王旭)12月5日,浙江寧波天一閣連線意大利馬拉特斯塔圖書館,就藏書樓的數字化進程開展了一場“云端對話”。據悉,這是繼去年世界現存最古老的三大家族藏書樓的首次“云端聚首”后,天一閣與馬拉特斯塔圖書館的第二次線上對話。
對話現場。天一閣供圖
天一閣是亞洲唯一具有四百五十年以上的歷史,且一直連續(xù)發(fā)展從未中斷重建,至今仍保持原貌原樣的家族圖書館。天一閣“閣主”范欽的藏書理念是厚古及今、經世致用。
天一閣博物院信息網絡部主任黃剛表示,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許多藏書家目睹天一閣的藏書事業(yè)已初復舊觀,深感私藏不如公藏,因此紛紛把藏書,以及碑帖、字畫、器物等捐贈給天一閣。
意大利馬拉特斯塔圖書館技術主管保羅·贊菲尼表示,從15世紀羊皮卷手抄稿到現代的印刷書籍,從攝影作品、檔案文件到地圖,馬拉特斯塔圖書館的館藏文獻龐大且復雜。
在圖書館數字化轉型的當下,如何讓古籍文物突破時空限制,助力文化傳承?
在本期活動中,雙方數字化負責人圍繞各自的館藏特色、數字化技術與數字化項目等,解鎖數字化時代的“云上藏書樓”。
黃剛表示,基于中國最先進的數字化設備,天一閣的古籍數字化過程主要分為數據采集、數據處理以及數據成果利用三大階段。今年,“寧波天一閣虛擬現實文旅體驗平臺”打造科技與文化融合的新一代數字孿生博物館典型樣本,成功入選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公布的2023年度虛擬現實先鋒應用案例名單。
天一閣對古籍進行數字化處理。天一閣供圖
保羅·贊菲尼認為,數字化的核心,是將簡單的數據轉變成數據文化資源。他們也認識到,數字化并不僅是展示圖片,還需要對原有文本有深刻理解,以及選擇適當的數字化程序與技術,讓不同類型的實體館藏在數字化界面上最大限度接近文獻原貌呈現。
近期,他們正在進行一項重要的數字化項目,即參與意大利古代手稿的國家普查,為意大利整個國家數據庫的建立提供現有的館藏手稿信息。
現場,雙方還就館藏數字化管理、數字化技術等方面開展了互動問答?!皩I(yè)進行數字化管理的人員有多少?”“數字化軟件是屬于公共的或是自主開發(fā)?”“對不同類型的數字化館藏數據會如何檢索?”兩大古老藏書樓親切交流、互通有無,為“云上藏書樓”的建設提供了前沿的理念指引與數字化技術支撐。
保羅·贊菲尼表示,天一閣數字化管理的經驗和創(chuàng)新非常值得學習,有效的數字化管理對一個圖書館的發(fā)展有著巨大潛力,因為這可以幫助圖書館“走出去”,讓更多公眾認識并了解圖書館。他希望,未來可以進一步加強交流,開展更深入的探討。(完)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