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閩南“張氏大宗”的見證:兩岸張廖本一家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 文化 > 尋根      2023-12-01 12:36:42

  【港澳臺專線】(八閩千姿)閩南“張氏大宗”的見證:兩岸張廖本一家

  中新社漳州12月1日電 題:閩南“張氏大宗”的見證:兩岸張廖本一家

  作者 張金川 廖珍妹

  “不論什么時候,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承都是不爭的事實?!迸_灣張廖簡宗親總會理事長簡慶林已是第三次“登陸”尋根,“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

  今年9月24日,簡慶林率臺灣張廖簡宗親總會祭祖參訪團一行30余人,來到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官陂鎮(zhèn)“張氏大宗”尋根謁祖?!皬埵洗笞凇庇址Q“張廖祖祠”,坐東南向西北,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間。祠堂內(nèi),一塊塊牌匾、一幅幅照片,見證了“兩岸張廖本一家”的血脈親情。

9月21日,參訪者在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官陂鎮(zhèn)“張氏大宗”內(nèi)參觀。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臺灣張廖氏宗親和詔安祖地張氏宗親,同屬于一脈?!弊哌M“張氏大宗”,官陂客家源流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張傳鎮(zhèn)向中新社記者娓娓道來“兩岸張廖本一家”的歷史淵源,“兩岸宗親往來頻繁,感情深厚”。

  源于官陂鎮(zhèn)的張廖姓是閩臺地區(qū)一個獨特的客家姓氏,張廖兩姓結(jié)合聯(lián)宗、遂成一脈的佳話在兩岸張廖宗親中廣為流傳。張傳鎮(zhèn)告訴記者,海內(nèi)外張廖氏裔孫有80多萬人,其中居住在官陂的有6.7萬人左右,多為張姓,而臺灣宗親人數(shù)多達47萬人,多為廖姓。“兩岸張廖宗親均謹記‘生廖死張,故曰張廖’的祖訓(xùn)?!?/p>

  相傳,詔安張廖氏中的張氏正祖為張元子(1328年-1392年),祖上為隨唐朝將領(lǐng)陳元光入閩平亂的中原將領(lǐng)張伯紀。在官陂私塾教書的張元子,因緣際會入贅當?shù)亓渭易雠觯患胰撕湍老嗵?。臨終前,他遺囑兒子:“吾深受汝外祖父知遇之恩,汝當代父報德,子孫生當姓廖,以光母族;死歸姓張,以存父姓,生死不忘‘張廖’兩全。”

  此后,“張廖”遂成一脈,當?shù)孛耖g有了“張公廖母”“活廖死張”“張骨廖皮”的說法,后裔“張廖姓”則衍派“張姓”“廖姓”。張傳鎮(zhèn)稱,根據(jù)祖訓(xùn)要求,無論何姓,三姓均需書譜明緣由,以使三姓相通。

  9月21日,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官陂鎮(zhèn)“張氏大宗”內(nèi)的牌匾、照片等,向參訪者展示了“兩岸張廖本一家”的血脈親情。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我爺爺過世后,墓碑上遵循祖訓(xùn)寫著張公松柱?!迸_商廖興邦在漳州深根食品行業(yè)20多年,其祖上就源于詔安官陂張廖氏。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說,臺灣也流傳下來“廖皮張骨”的故事,“兩岸姓氏文化一脈相承”。

  據(jù)族譜記載,張廖氏裔孫從五世起相繼遷徙到廣東、臺灣、廣西、香港、澳門等地,以及日本、美國、加拿大和東南亞各國。公元1701年,張元子第十二代孫廖朝孔遷臺,定居云林縣二侖鄉(xiāng)并開枝散葉,迄今臺灣廖姓多分居于臺中西屯、云林西螺、南投、彰化、宜蘭等地。

  據(jù)張傳鎮(zhèn)介紹,目前張廖氏宗祠約有260座,其中官陂約180座,臺灣約30座。臺灣云林縣廖氏宗祠“崇遠堂”,為臺灣三大宗祠之一?!俺邕h堂”的一副長聯(lián)“崇建祠堂,詔邑山連鯤島峙;遠尋地脈,官陂水合虎溪流”,還將詔安官陂、臺灣云林縣虎溪等地名連在一起,以此寓意兩地深厚淵源。

  “自1989年開始,回詔安祖地尋根謁祖的臺灣張廖氏宗親絡(luò)繹不絕?!睆垈麈?zhèn)說,清明節(jié)期間,很多臺灣宗親會返回官陂尋根謁祖,每年約有兩三百人次;1999年,詔安宗親也首次組團赴臺灣懇親。

  “兩岸張廖宗親像走親戚一樣來往,心中惦記著彼此,老臺胞還會用客家話交流,氣氛溫馨?!泵棵颗_灣宗親前來,張傳鎮(zhèn)總是陪同參觀“張氏大宗”,并作細致講解,“這既是對張廖姓氏文化的傳承,也是兩岸血脈親情的延續(xù)”。

  9月21日,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官陂鎮(zhèn)的小學(xué)生在“張氏大宗”里用客家話齊聲朗誦張廖氏的“七條祖訓(xùn)”。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生廖死張,故曰張廖;不食牛犬,知恩無類;得正祠位,籃轎八臺;嗣續(xù)為女,繼絕為先;制無茍且,恐生戾氣;堂教修繕,敦親睦族;遷籍修譜,天下一家?!比缃?,張廖氏的“七條祖訓(xùn)”在官陂代代相傳,并融入了當?shù)匦W(xué)的鄉(xiāng)土文化教育中。

  官陂鎮(zhèn)副鎮(zhèn)長沈麗珠表示,當?shù)卣Mㄟ^此舉讓后輩知曉“兩岸張廖本一家”的淵源,以更好地慎終追遠,將張廖姓氏文化及其精神內(nèi)涵一代代傳承下去。(完)



  責任編輯:虞鷹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