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書寫中國——北京作家圓桌會”在倫敦大學舉辦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文化交流      2023-10-26 08:30:05

  中新網北京10月25日電 由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老舍文學院、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聯合承辦的“書寫中國——北京作家圓桌會”日前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成功舉辦。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東亞語言和文化系主任艾倫·卡明斯出席會議,作家李洱、徐則臣、喬葉、周曉楓、周敏等北京市文聯作家代表團成員,漢學家沈如風,及當地知名文學愛好者參會。

  艾倫·卡明斯在致辭中感謝中國作家們的到訪,他表示,現在越來越多的英語讀者開始熱愛閱讀譯作,中國作家的來訪能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小說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和靈感,通過文學對話交流,增進彼此了解與友誼。

  在文學對話環(huán)節(jié),應讀者要求,李洱介紹了作品《應物兄》的創(chuàng)作背景,表示這是一部與中國現實有密切關系的知識分子小說,也是一部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有著復雜關聯的小說。談到另外一部小說《石榴樹上結櫻桃》,李洱表示該書英譯本今年剛剛問世,期待英語讀者的反應。這兩部作品都記錄了中國知識分子在理想與歷史交織、東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的生存狀況和思想狀態(tài),反映了中國現實的獨特性。

  徐則臣介紹了自己歷時6年寫作完成的短篇小說集《北京西郊故事集》的經歷?!斑@部小說中的每個人都不是我,但最終又都是我?!彼硎?,相較于居于主流的鄉(xiāng)土文學,圍繞城市文學寫作的中國作家相對較少。30年多來中國的發(fā)展很快,他希望能把變化中和變化了的中國城市呈現出來。

  喬葉介紹了自己長篇小說《寶水》的創(chuàng)作和出版情況,談及中國鄉(xiāng)土文學的深厚傳統(tǒng)和強大力量。喬葉還結合自己的生命體驗和《寶水》的文本對當下中國普遍狀態(tài)的城鄉(xiāng)關系,城市化背景下人和故鄉(xiāng)的關系,城鄉(xiāng)關系中人們的心理狀態(tài)、情感狀態(tài)、道德狀態(tài)等文學話題進行了延伸闡釋和探討。她表示,期待更多海外讀者能關注到中國當代鄉(xiāng)村的文學表達。

  沈如風表示,近期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讀“溢出文學”作品的人越來越年輕,讀譯作的年輕讀者多于年長者。通過對比日本、韓國在英語市場暢銷情況,他分析將會有某一個中國主題的創(chuàng)作打開英文讀者市場,他對中國文學譯作的未來充滿期待。

  據介紹,此次“書寫中國——北京作家圓桌會”旨在通過中國作家作品的創(chuàng)作與分享,以文學這種特有的方式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增進英國讀者對中國的認識與了解。(完)


  責任編輯:虞鷹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