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10月24日電 題:從漢代簡帛中閱讀歷史的“細節(jié)”
作者 戴文昌
中國漢代戍邊將士如何托關內(nèi)友人“代購”?漢塞邊關的“全國通緝令”長什么樣?漢廷慰問邊疆的接待費竟然是“AA制”?近日對外開放的甘肅簡牘博物館中,數(shù)萬件簡牘文物“走出深閨”,其中大部分為考古發(fā)現(xiàn)后首次展出。透過一件件簡帛,可覽漢塞邊關的生活百態(tài)。
2023年9月,小朋友們在甘肅簡牘博物館里練習書法。 戴文昌 攝
簡牘和帛書,都是紙張發(fā)明前中國古人的書寫載體。簡牘為竹木材質(zhì),長度與筷子相仿,寬窄不一。帛書源于春秋,盛于兩漢,以白色絲帛為書寫材料,因材質(zhì)珍貴且易朽爛,在墓葬和遺址出土物中并不常見。
20世紀90年代初,出土于敦煌懸泉置遺址的一封漢代帛書《元致子方書》,是目前所知中國兩漢時期地下出土物中保存最完整、字數(shù)最多的私人信件。
“元不自外,愿子方幸為元買沓(鞜)一兩,絹韋,長尺二寸;筆五枚,善者,元幸甚……”信中,于敦煌戍邊的“元”,托好友“子方”幫忙購置絹鞋、毛筆、響鞭,刻一方印章等事宜。
“寫信人‘元’、收信人‘子方’,都是漢代普通人,信中所言之事雖很平常,但讓我們深切感觸到兩千年前古人的生活氣息。”甘肅簡牘博物館副館長楊眉說,漢代邊塞的屯戍勞作、衣食住行、思鄉(xiāng)之情等盡管塵封了兩千年,但打開后依然溫度滿滿。
秦末漢初,北部匈奴迅速壯大,漢朝北方邊境大多陷入匈奴強兵威脅。漢武帝時期,大規(guī)模屯墾戍邊開始推行。然而古時西北邊塞環(huán)境惡劣,屯戍艱辛,飲酒之風盛行,酒后斗毆時有發(fā)生。不少出土漢簡中都記錄了酗酒斗毆致人傷殘甚至死亡的案例。出土于甘肅酒泉漢代肩水金關遺址的漢簡中就有一枚“全國通緝令”——“細身,小頭,方面,小髭,少須,身端直,初亡(意為逃)時黑幘(幘:頭巾)?!笔嘧止蠢粘鎏臃阁w貌特征。
“梁米八斗,直百六十。即米三石,直四百五十。羊二,直五百。酒二石,直二百八十……”同樣出土于漢代肩水金關遺址的《新莽勞邊使者過界中費冊》中,記錄了朝廷派遣慰問戍邊將士的官員吃了多少米、耗費多少鹽等詳細數(shù)字。
接待費用誰出呢?“AA制?!备拭C簡牘博物館館長朱建軍告訴記者,據(jù)簡牘記載,此次接待共花費1470錢,肩水金關共有27名官吏,每人約攤55錢。
公元前138年至公元前115年,漢武帝兩次遣張騫出使西域,自此開始了中原王朝與西域的正式往來。“敦煌是西域進入漢朝的第一個郡治,因此也是漢王朝接受西方文化的要沖之地。”楊眉說,敦煌設有驛置機構(gòu),為西域來漢的國王、貴人、使者等提供飲食傳車住宿。
于1987年發(fā)現(xiàn)的敦煌懸泉置驛站,是迄今中國發(fā)現(xiàn)并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漢代驛置機構(gòu)。在懸泉置漢簡中,可找到樓蘭、且末、烏孫等數(shù)十個西域國家使者途經(jīng)懸泉置的“印跡”。譬如漢簡《龜茲王夫婦留宿懸泉置》中就曾記載,為接待龜茲王夫婦,漢廷在懸泉置布置了“八尺床臥一張,皁若青帷”等生活物品。
甘肅簡牘博物館里展出的出土于敦煌懸泉置遺址的漢簡?!〈魑牟?攝
在懸泉置遺址一面破損的泥墻上,還題寫著目前中國所見最完整的漢代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法律文書——《四時月令詔條》。
“春季禁掏鳥窩、夏季禁伐木、秋季宜修房屋、冬季禁掘土地……”這份頒布于西漢元始五年(公元5年)的“環(huán)保法”提出了“以時禁發(fā)”“用養(yǎng)結(jié)合”等思想,至今仍不過時。詔令題于驛站墻壁,以警示東來西往的人們遵循自然時序進行生產(chǎn)生活。
簡帛無聲,卻記載著浩瀚歷史進程中的點滴細節(jié)?!昂啝┥系闹谎云Z承載了真實過往,既有歷史上的大事,也有史書中不曾記載的小事?!睏蠲颊f,正因如此,作為第一手的出土文獻材料,簡牘在歷史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補史、證史和糾史作用。(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