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qū)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島內新增1萬4162例本土病例,較上周一增加37.3%,確診數增加速度有加快趨勢,臺“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預估,第三波疫情高峰將落在明年2月初。
因應近期退燒藥搶購潮,臺“食藥署”昨日邀藥師公會、制藥公會、代理商公會以及數家原料藥廠舉行應對會議,討論是否針對對乙酰氨基酚藥品祭出限購令。吳秀梅表示,目前成品、原料藥庫存仍有6個月以上,因此不會實施限購。
吳秀梅指出,昨日會議主要是請廠商回報,目前對乙酰氨基酚的成品藥、原料藥庫存數量,其中成品藥有5到6個月的存量,原料藥則超過10個月,相當充足,不過仍會請藥廠增加原料藥備源,避免過度依賴單一來源。
她說,臺灣對乙酰氨基酚原料藥高達8成來自大陸,也提醒廠商可改向美國、土耳其等國進口原料藥,“食藥署”也會加速原料藥藥證審查,協(xié)助業(yè)者分散生產風險,同時請藥師公會進行異常購買監(jiān)測,如一次超過80顆就會通報。
島內對乙酰氨基酚原料藥藥證共20張,其中16張來自大陸,開業(yè)藥師沈采穎批評,早在兩周前她就已呼吁原料藥來源應多元,避免雞蛋放同一個籃子,但當時臺“疫情指揮中心”卻仍以疫情前的使用量估計,臺灣對乙酰氨基酚可用2.7個月。
根據健保資料統(tǒng)計,今年5、6月的對乙酰氨基酚用量高達1.2億顆,并非臺“疫情指揮中心”先前指出的單月2000萬顆,沈采穎痛批,“怎么會拿太平盛世的用量來估庫存?拿2019年的資料估算根本是失職?!?span style="text-indent: 2em;">(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