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前的漫漫長夜
金陵城破,30萬同胞泣血蒙難
然而,黑暗永遠戰(zhàn)勝不了光明
2022年12月12日夜
第九個國家公祭日前夕
難忘85年前的苦與痛
我們?yōu)槭耪甙?,為和平?/p>
“12·12 和平之夜”接力誦讀
讓每一支蠟燭的光、每一句誦讀的聲
穿透黑暗,不忘歷史,矢志復興
- 珍愛和平 勿忘歷史 -
4小時誦讀
12·12
和平之夜
本次“12·12 和平之夜”接力誦讀活動由南京報業(yè)傳媒集團周末報社聯(lián)合南京詩詞學會,在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下,以“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為主題,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突出營造革命傳統(tǒng)教育氛圍,堅定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
和平之聲
云上共讀
12月7日已經開通“和平之聲 云上共讀”線上平臺。6個篇章——“金陵城殤”“不屈抗爭”“緬懷同胞”“祈愿和平”“奮發(fā)圖強”“圓夢中華”;6位市民代表——南京市作家協(xié)會顧問、南京詩詞學會顧問、著名詩人馮亦同,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馬秀英曾孫女馬雯倩,棲霞區(qū)詩詞楹聯(lián)家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西崗街道關工委主任呂步志,南京電視臺《南京新聞》主播韓永聯(lián),紫金草文化傳播使者郭爾樂,南京理工大學二月蘭詩社學生代表張淑敏,邀請網友一起,用聲音接力,為和平發(fā)聲。
12月12日晚至12月13日凌晨
其中4位領讀者代表
馮亦同、馬雯倩、呂步志、韓永聯(lián)走到線下
和大學生一起,用聲音守護這座城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fā)生85周年
4個小時,4個地標
閱讀接力,共讀和平
我們用這種方式宣告守護和平的責任義務
和民族復興的時代理想
銘記,不只為民族的悲愴
紀念,只愿吾輩更加自強
翻開誦讀篇章——
《魏特琳日記》
魏特琳教授的筆墨集中于收容了萬余名婦孺難民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以女性的敏感與細膩,感同身受地寫出了女性的恐懼、掙扎、苦難、屈辱與反抗;
《被改變的人生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口述生活史》
幸存者字字血淚,大量翔實縝密的歷史檔案資料,還原了南京大屠殺前后南京市民的生活場景與人生故事,揭露了日軍侵略暴行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給死者》
悲憤憂傷的文字直抵人心,回到鮮血染紅的那個最冷的冬月,耳聞嚎哭之聲,目睹慘絕之事;
《日本戰(zhàn)犯文學敘事中的侵華戰(zhàn)爭》
在對戰(zhàn)爭罪責的確認中,日本戰(zhàn)犯對中國人民的反抗精神大為贊賞,不少篇幅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斗爭精神,他們的抗爭使侵略者顫栗,也在戰(zhàn)犯們的回憶中成為中國人民民族氣節(jié)的標桿;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鼎銘文》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中華民族在歷史記憶中覺醒,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
16篇誦讀的文章里有見證者日記
有親歷者口述
有直抒胸臆的詩歌
也有真實客觀的新聞報道
還有莊重肅穆的國家公祭鼎銘文
一篇篇振聾發(fā)聵的文章
字里行間是真實的力量
4個地標回望
中山門、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和平門、中華門,它們記錄了85年前這座城市遭受的苦難,也見證了全體中華兒女攜手同心凝聚磅礴力量,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不懈奮斗。
金陵城殤
中山門,1937年南京保衛(wèi)戰(zhàn),負責防御中山門的中國守軍誓死不退,日軍被一次次擊退。直到1937年12月12日夜,守城部隊在接到撤退命令后,才主動撤出中山門。
中山門
不屈抗爭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這里是世界首座國際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記載了中國軍人面對日寇的勇敢無畏,也講述了美、蘇等國空軍聯(lián)合抗擊侵華日軍的英勇歷史。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
祈愿和平
和平門,1937年12月13日晨,日軍奧滕中隊與中國守軍36師官兵在甕城內外進行激烈爭奪戰(zhàn),名為“和平”的城門被硝煙籠罩。接近中午,日軍才占領和平門,目前和平門甕城墻體上還有諸多彈痕。
和平門
圓夢中華
中華門,1937年12月10日開始,南京南郊陣地失守,日軍將陣地推進到雨花臺,向中華門城垣攻擊,但遭到中國守軍頑強抵抗。日軍將領松井石根下令向南京城內撒下勸降書,中國軍人毫不理睬,并在中華門城墻上寫下“誓復國仇”四個大字。12月12日,中華門城門上的中國士兵接到撤退命令離開陣地撤防。13日凌晨,日軍才爬上無人防守的中華門。巍巍中華門,見證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全體中華兒女攜手同心凝聚磅礴力量,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正是對死難同胞和革命先烈的最好告慰。
中華門
穿越時空
共同而堅定的聲音回蕩在南京上空
從最黑暗到最光明
在誦讀中我們感悟歷史
緬懷遇難同胞,迎來希望的陽光
成為新時代和平的守護者
4次全城接力
南京,和平之城
2017
2017年9月,南京正式加入國際和平城市協(xié)會組織,成為中國首座國際和平城市。因為經歷過戰(zhàn)爭的殘酷,所以我們更加熱愛和平,更懂得珍惜和平。
2018
2018年,第五次國家公祭日前夜,我們第一次舉行“和平之夜”誦讀接力活動。以穿透黑夜的聲音,銘記歷史,守護和平。12位市民代表,81位大學生,12小時13分鐘聲音的傳遞,讓堅強不屈的信念和守護和平的力量在南京城里回響。
2019
2019年,我們在武定門、中山門、和平門、挹江門、中華門五座城門里點亮燭光、誦讀歷史,因為巍巍城墻是南京人的家之所在,心之所依。
2020
2020年,我們首次啟動“云上共讀”平臺,突破時間和空間,匯聚更多人的聲音,眾志成城。
2021
2021年,6小時接力誦讀, 6個地標回望歷史,讓“和平之夜”在每個人的心里發(fā)芽,開出柔軟而堅韌的和平的花。
2022
今年
“聲”“聲”不息,和平有你
“12·12 和平之夜”接力誦讀
緬懷、感恩以及對和平的共同追求
將我們聚集在一起
不為延續(xù)仇恨,只為許愿和平
讓每一支蠟燭的光輝、每一句誦讀
穿透黑暗,告慰逝者
溫暖生者,啟迪未來,共筑和平
內容來源:南報周末記者 王迅
圖片來源:胡瀟
來源:南京日報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