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三年,因為工作緣故,大學教授時常走入我們的附屬中小學,為學生開設科普講座,內(nèi)容涉及數(shù)學、物理、天文、化學、生物、地理、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我觀察了一番,從年齡看,科普講座的對象最小可以到小學三年級。再往低年級,學生知識儲備太少,開講就比較困難了。
但不久前,在為一年級學生做的一次科普講座中,這些小學一年級學生們的提問讓我印象深刻——“流浪地球真的會發(fā)生嗎?”“太陽會吞噬地球嗎?”“真的有外星人嗎?”“航天員是怎么睡覺的?”“黑洞會不會把我們傳送到其他地方去?”“航天員生病了怎么辦?”“為什么可以在太空寫毛筆字?”……講座過程中,孩子們熱情高漲,問題就沒有斷過。
給一年級小朋友講科學,還有兩項問卷數(shù)據(jù)吸引著我。關于講座的頻度,期待“兩周一次”占56.1%,“每月一次”占40.24%;關于參加講座的意愿,“非常愿意參加”占82.93%,“比較愿意參加”占13.41%。如此高的頻度和意愿出乎意料。
這些都讓我重新思考大學教師做科普的起點和意義。如今看來,一個吸引人的科普主題,并不一定能引出一場生動有趣的科普報告;而一個高深的科普題目,也不一定會讓學生“望而生畏”。關鍵在于,大學教授要俯下身平視孩子的需求,根據(jù)孩子們的特點精心設計科普內(nèi)容,那么科普講座從什么年齡開始都不早。
科普需要契機 打開老師和學生對話的通道
內(nèi)容是科普之基。好的內(nèi)容,能夠激發(fā)學生極大的興趣,真正抓住孩子們的心理。但是,好東西很多,是否都適合講給孩子們聽呢?肯定不是,科普需要契機。
此次為一年級學生講座的主題是“神舟飛船”。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矚目的成績,神舟飛船載人航行廣受關注,尤其是神舟十三號,經(jīng)歷了太空漫長的183天之旅,又歷經(jīng)中國傳統(tǒng)的新春佳節(jié),以及北京冬奧會的隆重時刻,在同學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另一方面,大眾媒體的報道,因為受到各種限制,點到了現(xiàn)象,但未必深入,就給學生留下了很多疑問、很多猜想,這正是科普切入的契機。
果然,當孩子們對講座老師的話題有所了解,他們就會在聽講座的過程中產(chǎn)生很多疑問,當交流的通道打開,就可能建立起對話,產(chǎn)生思維的交流和碰撞,此時,就不再單純是老師向孩子灌輸知識,這就是科普的契機。
除了社會熱點,科普的契機還來自于主講人的經(jīng)歷,這是我從上海師范大學數(shù)理學院張少華研究員的報告《中國南極科學考察》中感悟到的。張老師去過南極,曾擔任中國南極科學考察隊副隊長。他PPT用的圖片,絕大多數(shù)都是自己拍攝的。他的經(jīng)歷穿插在報告中,渲染出不一樣的氛圍,仿佛讓學生身臨其境。學生在贊嘆張老師了不起的經(jīng)歷的同時,也對神秘的南極大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也是科普可遇而不可求的寶貴契機。
科普需要設計 和內(nèi)容同等重要的是呈現(xiàn)方式
從接到一所小學的邀請開始,我就為這次講座備課整整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其實,講述的內(nèi)容并不多,但是因為要符合小學一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故而做了多次的調(diào)整。
首先是PPT的背景。一年級小朋友通常是從游戲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PPT畫面生動可愛,貼近他們的認知風格,才能夠吸引他們。我上網(wǎng)搜索一些太空探索元素的卡通圖片,自己還畫了兩幅卡通畫,構建了新的PPT模板。
其次是內(nèi)容結構。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是從自身出發(fā),由感興趣的問題出發(fā),建構自己的知識理解。因此,系統(tǒng)的知識固然重要,但內(nèi)容結構更需要從孩子的視角出發(fā),以帶領他們?nèi)腴T為目的,最終聚焦到3個問題:神舟飛船簡介、神奇的太空生活、了不起的航天員。比如,談到神奇的太空生活時,主要聚焦太空的吃、住,還有寫毛筆字和太空授課;在介紹航天員的這個版塊,我重點介紹當一名航天員需要身體好(不近視)、學習好、心理強大和具有奉獻精神。
在呈現(xiàn)方式上,考慮到一年級學生可能很多字都不認識,講座課件上的文字被大量刪除,圖片配上一些詞組和短句,用詞盡量淺顯和生活化。再設身處地考慮低齡段學生,如果讓他們坐著聽一小時講座,很容易感到枯燥,坐不住。所以,必須讓他們被調(diào)動參與進來,這樣整個過程就會有趣和有效。受疫情影響,面向孩子的科普也要采取線上講座的形式。在講座前一天,我進行了試連線。果然,又發(fā)現(xiàn)了幾個新問題。考慮到學生可能用手機觀看,最終把字都放大了兩個字號……
這些工作,看上去很細碎,但對于科普的成敗,卻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低學段的學生。
記得有一次,我邀請上海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郎萬中教授做科普講座,他的題目是:我們身邊的膜分離技術。我一開始非常擔心這個題目太高深了,初中生聽得懂嗎、會感興趣嗎?沒想到,講座非常成功。當時正值疫情期間,郎教授從口罩入手,舉一反三,講到尿不濕、直飲水、果汁,還有疫情中救命的機器ECMO(體外膜肺氧合)。學生們恍然大悟,如此高深的科技,經(jīng)過郎教授的精心設計,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原來離我們的生活是那么近啊。
平視孩子做科普 回答任何“幼稚”的問題,保持平等對話
當天的講座,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從提出第一個問題開始,這些一年級學生們就積極參與,聊天區(qū)里舉手、問答不斷。
回想多年前,我陪一位教授去初中做科普報告。整場報告的效果不太好,會場的紀律也比較差,學生們不斷交頭接耳。一個小時的報告終于結束了,到了提問環(huán)節(jié),一位男同學舉手:“老師,您剛才在報告的過程中,講了一句法語,我雖然聽不懂,但覺得很好聽,您能再講一遍給我聽嗎?”
多么好的一個問題啊,多么地樸實,多么能反應一個初中生的心理,或許就能激發(fā)他學習法語的熱情。當然,這個問題與報告本身想傳遞的科學內(nèi)容有點距離。
于是,那位教授說:“這個,與今天的講座內(nèi)容關系不大,你對今天的講座內(nèi)容,有什么疑問?”
“沒有”,男同學失望地坐下。
這一幕給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教授的頭抬得很高,而孩子的頭壓得很低。后面也再沒有學生提出任何問題了。
那次講座之后,我堅持做兩件事情:第一,每講完一個報告,必做問卷調(diào)查,了解學生的聽講感受,逐項分析效果,作為下次講座改進的依據(jù)。因為學生是我們服務的對象,沒有學生的認可,就根本談不上報告的成效。第二,無論什么情況,都正面回答學生的提問,哪怕這個問題顯得很幼稚。因為這個是發(fā)自學生內(nèi)心的提問,他的提問應該得到主講人的尊重。我把這兩件事情描述為“平視學生”,并竭力在我們團隊的科普講座中推廣。
用數(shù)據(jù)幫助改進 一年級孩子對科普的渴望,遠超想象
一個講座是否成功,當然可以從場面的熱烈程度感知一二。但是,學生的真實感受如何?他們真的聽懂了嗎?對學生有幫助嗎?這些問題其實非常重要。
近年來,我們已經(jīng)組織了上百場講座,每一場講座結束后,都有問卷調(diào)查。問卷會聚焦幾個問題:
第一,內(nèi)容是否聽懂是第一要義?!叭柯牰恕焙汀岸鄶?shù)內(nèi)容聽懂了”,兩項相加超過90%為優(yōu)秀,超過80%為達標。在70%-80%之間,就要重新審視講座內(nèi)容。如果低于70%,即使我們團隊感覺不錯,這個講座也只能淘汰了。近兩三年來,講過一輪就淘汰的講座有四五個。
第二,聚焦學生的興趣度。近兩三年來的數(shù)據(jù),被列為“優(yōu)秀”的講座在10%左右;“達標”講座約為80%。
第三,聚焦對學生的具體幫助。按被選擇率多少,一般順序為:“開闊了我的知識面”(約80%)“增強了我探索未知知識的好奇心”(約70%)“激發(fā)了我學習的興趣”(約50%)“幫助我掌握了學習的方法”(約45%)“有助于我學習相關的課程”(約40%)。這與我們的預期基本吻合,尤其前兩項是科普講座功能體現(xiàn)的主要方面。
當然,如果能通過講座,提高后三項的被選率,就會更有意義。因為,我們的對象主要是附屬學校的學生,我們希望通過講座,對第一課堂的學習有所促進。打通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讓講座對學生的鼓舞和激勵,遷移到日常學習中去,這一直是我們這個團隊努力的方向。
其實,我們團隊所能提供的講座,遠遠不能滿足孩子們的需求。做科普,期待更多關注,需要更多專業(yè)人士的加入。
(作者郭長江,為上海師范大學副教授)
來源:文匯報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