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全國第六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在重慶巫山舉行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文化熱點 > 文化熱點文章      2022-06-14 14:50:42

  全國第六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在重慶巫山舉行

圖為位于重慶市巫山縣的活動開幕式現場。盧先慶 攝

  中新網重慶6月11日電 (張旭)6月11日,全國第六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在重慶市巫山縣舉行。活動由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重慶市林業(yè)局、重慶市巫山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采用“線上+線下”方式進行。

  開幕式上,三處世界自然遺產泰山、可可西里、漓江通過視頻聯線的方式參與活動,以其獨有的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地質奇觀向公眾展現了中國世界自然遺產的斐然成績和特殊價值。

  2022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設立50周年。通過公約,世界各國展開了地方、國家、區(qū)域和國際行動,以保護具有全球重大價值的遺產地。

  “世界遺產是人類與此星球上最杰出的寶藏?!甭摵蠂炭莆慕M織駐華代表處代表夏澤翰稱,160多個國家的1154處自然和文化遺產地證明了公約受到的廣泛認可與成就。

  中國于1985年加入公約,一直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其他國家緊密合作,保護與傳承人類的共有財產。當前,中國世界自然遺產、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總面積達7萬多平方公里。

  作為遺產大國,中國承辦了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第三屆世界自然遺產大會、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還與相關國際組織合作舉辦了一系列國際會議,增進了國際同行對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理念、方法的認識和理解,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響的國際文件,如《蘇州宣言》《峨眉山宣言》《福州宣言》等,為國際社會的世界遺產保護事業(yè)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重慶市林業(yè)局介紹,重慶市現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218處,面積約129萬公頃,占全市幅員面積的15.5%。在2021年7月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位于重慶市巫山縣東北部的重慶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作為湖北神農架世界自然遺產邊界微調項目正式通過審議,成為湖北神農架世界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重慶市巫山縣人民政府縣長付嘉康說,今年將“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主辦地設在巫山,對于這個年輕的世界自然遺產地來說,是一種鼓勵與鞭策。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介紹,中國利用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qū)、風景名勝區(qū)、地質公園等自然保護地的法律法規(guī),實現對世界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的科學規(guī)劃和有效監(jiān)管,不僅保護了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還利用生態(tài)旅游拉動相關產業(yè)發(fā)展,每年為遺產地帶來超140億元的旅游直接收入。

  劉嘉麒認為,此舉促進了綠色發(fā)展,助力了鄉(xiāng)村振興,推動了遺產地保護與當地社區(qū)居民生產生活活動的協調發(fā)展,將世界自然遺產變成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進示范區(qū),呈現了自然保護的“中國智慧”。(完)


文章來源:中新網
作者:張旭  |  責任編輯:虞鷹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