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5月12日訊:據香港“中評社”報道,臺灣地區(qū)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1日公布臺灣新增5萬7188例本土個案,針對島內精神科醫(yī)師沈政男推估,本波疫情高峰會延后到5月28日,臺灣地區(qū)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曲線有時平、有時尖,各有利弊,臺灣正在面臨重大轉型期,要做好轉型期的管理,是我們努力的。
至于是否要加強管理,陳時中說,目前疫情看來沒有要爆沖的樣子,另觀察人民自主防疫的行為,也達到一定程度的效果,加上口罩也佩戴得不錯,另疫苗雖然進展不快,但每天也都有6萬至10萬人的接種量,目前對于整體的防疫不用太過緊張。
臺北市長柯文哲6日曾預估表示,從數學模型推估,臺北市新冠疫情高峰落在16至23日這一周,撐過這關臺灣就可走向解封。
臺媒報道,針對疫情高峰是否延后,陳時中回應,這都是根據數學模型推估,也有高推估和低推估,沒辦法每天都非常準確,也很難說是什么原因導致,可能是檢驗量能或個人活動限制,總是會在一個范圍,會在這范圍內按部就班處理疫情。
臺灣精神科醫(yī)師沈政男推估,本波疫情高峰會延后到5月28日,也有專家用新西蘭疫情走向評估臺灣,認為大約6月中旬本波疫情會結束,對此陳時中說,專家有其估算與推測,指揮中心都會參考,其中新西蘭、韓國、日本和香港地區(qū)疫情發(fā)展是比較關心的,會互相比較,并盡量參考各方意見。
目前看來高峰往后延好事還是壞事?陳時中回應,無法全然掌握疫情發(fā)展,只能根據發(fā)生情形與預期狀況做相關準備,現在對臺灣來說是“重大轉型期”,而平波還是尖陡都有利弊。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