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閉幕的前幾日,終于去看了這場“金秋最值得去的展覽”。當天雖然不是節(jié)假日,且嚴格執(zhí)行限流和預約制度,但不出意料的是,展覽仍然吸引了一大批觀眾。觀展熱情在展廳內持續(xù)升溫,與雁翅樓外凜冽的寒風形成強烈反差。
能被網友們評價為最值得去的展覽,故宮敦煌特展的受歡迎程度顯而易見。首先,其出自北京故宮和莫高窟兩大極具“文化硬核力”的世界遺產,以及故宮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兩大極富“創(chuàng)新戰(zhàn)斗力”的文博機構。這樣規(guī)格的展覽別說放在國內,走出國門那也是相當“能打”。其次,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的背景下,不用出京就可以“走進”千里之外的藝術寶庫,如此豐盛的文化大餐自然受到老百姓的拍手稱贊。
眾所周知,北京故宮藏品千千萬,莫高窟里的石窟、壁畫、佛像等文物又具有不可移動的特點,要把兩者結合到一起,給觀眾帶去美與思,難度其實特別大。此次特展巧妙地根據(jù)主場的建筑格局,找到了三個主題:一是突出“精華”,探幽索隱敦煌石窟、壁畫、佛像藝術的創(chuàng)造過程,讓沒去過莫高窟的人也能初窺堂奧。事實上,即便如筆者去過三次莫高窟,在這個主題中也獲得了許多知識普及,受益匪淺。二是突出“人間”,以故宮和敦煌中的服飾、音樂、建筑等為線索,將歷史與當下做了很好的勾連,讓人清晰感受櫥窗里那些數(shù)千年前的文物并沒有遠去,而是一直活在我們身邊。三是突出“傳承”,通過大量珍貴的圖片和文件資料,大視角回望了中國文物保護的漫漫艱辛路。
展覽的尾聲特別令人難忘,那是一幅由幾百位人物交錯組成的巨型照片,他們的名字是“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利用群體”。許多觀眾駐足在此,濕潤了雙眼。
這是此次展覽最為華彩的篇章。紫禁初開、風雨敦煌,眾心一念、薪火相傳。從帝制終結到籌設古物陳列所,從歷經戰(zhàn)亂到文物南遷,從綻放活力到跨越600年成為“網紅”;從孤懸沙海、亂世難安、衰微不絕,到一批批文化工作者逆行而來、聚沙成塔、賡續(xù)文脈……文物不會說話,但它卻分明向人們訴說著一部締造人類文化遺產保護奇跡的歷史,一部從文化衰敗到文化興盛、從文化不自信到文化自信的中華民族近現(xiàn)代史。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今天,我們何其有幸能走近遍布神州大地的一處處文化遺產,目睹綿延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如何活在當下,煥發(fā)出新的光彩。在傳統(tǒng)文化全面振興的時代,無論文化工作者還是普通民眾,我輩更應篤志前行,如此次特展“敦行故遠”所寄托的愿景一般,身體力行去做那守護傳統(tǒng)的涓涓細流,讓我們賴以生存的文化長河奔騰不息,永遠向前。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