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專家:中國古文明時間最長源自其適應性、科學性強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考古發(fā)現(xiàn)      2021-10-20 15:27:37

  中新社三門峽10月20日電 題:專家:中國古文明時間最長源自其適應性、科學性強

  作者 闞力 劉鵬

  “中國古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斷裂的古文明,可以認為其時間最長。”在持續(xù)舉行的仰韶文化發(fā)現(xiàn)暨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紀念大會期間,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對上述觀點闡釋道,“這說明其適應性、科學性強?!?/p>

  1921年深秋,瑞典學者安特生等人在三門峽仰韶村進行首次考古發(fā)掘。這一鏟,喚醒沉睡數(shù)千年的仰韶文化遺存,中國歷史的信度,由此步步增強。100年來,中國考古人一鏟一鏟發(fā)掘出5000多年不斷裂的中國文明,有力地辯駁了中國文化“西來”說。

  世界各大古文明的時間長短不一。為探尋縱深,多年來,劉慶柱的足跡遍布幾大古文明發(fā)源地。

  在他看來,古老文明不斷裂是一脈相承下來的,一種至囑、一種思想延續(xù)的時間越長,說明其適應性、科學性越強,“如果大家用都認同的觀點去理解人類歷史,5000多年不斷裂的中國古文明時間最長。”

  為什么中國古文明不斷裂?劉慶柱闡述道,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文明,都是國家至上,有著一致的國家認同,而西方是宗教、政治二元化社會結構。

  此外,中國人有著極強的祖先意識,對人文始祖黃帝的認同度高。如,在清代帝王廟里,供奉著三皇五帝以及后來的歷代皇帝,劉慶柱說,“新朝代是在推翻舊朝代的基礎上建立的,按道理上下朝代應水火不容,但中國不是這樣,后代還給前代皇帝修墳,這種正統(tǒng)觀念,維護了國家的一脈相承?!?/p>

  正是歷朝歷代當政者對國家的認同,對文化的認同,對家國同構的認同,才讓中國古老文明得以延續(xù)。

  家國同構是宗法社會的顯著特征,在中國一直延續(xù)至今,如何看待這一特征?

  劉慶柱解釋,從形而上的角度來看,就是在家叫“孝”,在國叫“忠”,從形而下的角度來看,如北京四合院一樣,突出一個“中”,正方是當家長輩居住,兩邊廂房是晚輩居住。再如,“國家”和“國民”的關系,在中國,“民”與“國”相連,這從文化藝術作品可見一斑。如《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等戲劇,講的都是家國關系。

  這些觀念在中國形成了一種尊嚴,劉慶柱認為,這種尊嚴對政治制度的穩(wěn)定和傳承有好處。但他同時認為,“這也是一種束縛,如何平衡利弊還需更多考慮?!?/p>

  劉慶柱說,國家至上的思想觀念、多元一體的格局延續(xù)、社會特征的認同意識等諸多因素,讓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古老文明的東方大國。(完)


文章來源:中新社
作者:闞力 劉鵬  |  責任編輯:張祝華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