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能否變藍與泳姿無關(guān)
◎北大獾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是賈樟柯對文學的真情告白。通過對前輩作家馬烽生命歷程的追溯,以及賈平凹、余華、梁鴻三位著名作家對故鄉(xiāng)、自我的辨認,重建了一個村莊的文學世界。電影從第一手材料出發(fā),充滿動人的雋語,在文學、歷史、人生之間,建立起緊密的關(guān)聯(lián)。
上述的話,都是事實。可見,如果想要掩蓋真實的判斷,文字的確是很好用的工具。因為盡管具有上述特質(zhì),這卻是一部寡淡的電影,讓人失望,更不要說是出自賈樟柯導演之手了。
真情告白,沒錯,可是鏡頭的真誠,并不意味著付出了足夠的努力。重建文學世界,是的,可是電影對生老病死的探尋,都只停留在最粗淺的層面。一手材料、動人雋語,有的,可是要么就是作家直露地表達經(jīng)歷、觀點,要么就是硬塞進去的引文。如果要對電影做出準確的評價,它就像是一部簡陋的鄉(xiāng)土文學史,單拎出作者介紹的段落(這也是文學史里最沒有學術(shù)含量的部分),所做的視頻教案。
電影以老作家馬烽的故事開場,不講他的作品,展示的是他在作家以外的另一層身份:干部。講他如何帶領(lǐng)村民致富,如何傳播戀愛婚姻自由的觀念。當年的村民回憶說:聽說是個作家,不知道原來是大作家。這是說他們并非馬烽的讀者。在對老作家的作品、思想缺乏展示的時候,先來宣傳其接地氣的一面,首先就意味著對文學表現(xiàn)的稀釋。
凸顯馬烽,因為電影是呂梁文學季的副產(chǎn)品。作為《呂梁英雄傳》的作者和山西本地有代表性的作家,馬烽的段落算是一個引子。事實上,隨后出場的賈平凹、余華、梁鴻,作為50后、60后、70后作家的代表,都談不上受到馬烽及其所在的文學傳統(tǒng)的影響。將四位風格各異的作家拉到一起,看作一個綿延的脈絡(luò),其實是因地制宜的解答題,未免一廂情愿。可以說,電影想要表現(xiàn)新中國文學的發(fā)展歷程,卻忽略了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的巨大斷裂。
有趣的是,文學史往往強調(diào)上世紀80年代文學的突破,此前的文學歷程則被看作政治“一體化”導致的斷流。但是從20后作家馬烽直接跳到50后作家賈平凹,觀眾反而會意識到,相比之下,馬烽反而是以文學為志業(yè)的、更為純粹的作家。已經(jīng)在北京安家的馬烽,可以為了創(chuàng)作,不顧家人反對,舉家遷回農(nóng)村。這樣的選擇,在賈平凹、余華、梁鴻看來,卻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在馬烽之后,電影迅速從集體的奮斗史,轉(zhuǎn)變成個人的成功史,或者說是發(fā)跡史。
電影主體從賈平凹和女兒賈淺淺的對話開始。女兒說自己即將出版第二本詩集,賈平凹說:“首先是要生活,做個好妻子,做個好人,其次才是寫詩。”這種輕佻的表達,不免讓人感到頹唐。如果賈平凹最初堅持做個好工人,就不會走上文學道路。而在功成名就以后,卻心安理得地回歸傳統(tǒng)文人趣味。于是,賈平凹此后的種種表現(xiàn),就毫不使人意外。鄉(xiāng)土意味著什么呢?就是喝商洛白茶,以及回顧苦難。他宣稱自己站在鄉(xiāng)土,表現(xiàn)世界。然而在電影里,卻只表現(xiàn)出空虛的口號。
梁鴻的段落同樣在代與代之間展開。在回憶母親受到病痛折磨時,她幾度落淚。這種情感當然是真誠的??墒窃诿鎸]有那么斬釘截鐵的苦難,面對需要分辨、理解的來自父親的情感時,她所傳遞出來的缺乏耐心與共情,同樣觸目驚心。文學能否豐富人類的情感?電影里沒有絲毫涉及。兩代人的隔膜,也延續(xù)到梁鴻和她的兒子身上。電影最后,來自人大附中的14歲男孩被要求面對鏡頭說一段河南話。這堪稱全片最讓人尷尬的片段。男孩說他的理想是做物理學家是真誠的,以為說幾句家鄉(xiāng)話,就能關(guān)聯(lián)起一條失落的情感紐帶的成年人,則是空虛,并且傲慢的。
相比之下,余華段落的精彩,就在于他不在乎電影想要表達的,將個人與歷史建立起緊密關(guān)聯(lián)的主題。換言之,他更清醒地意識到,海水的變藍與自己游泳的姿態(tài)無關(guān),在倉促與膚淺面前表達真誠,越是用力,就越是荒誕。他真誠地表達對于脫離環(huán)境的訴求,真誠地表達對于回鄉(xiāng)情懷的不在意。“鄉(xiāng)土是可愛的,僅僅因為那是我的少年時代,因為那時的我有著最單純的欲望:游到海水的更深處,游到海水變藍?!?br/>
借助余華的說法,我們可以對電影里的四位作家做出這樣的描述:馬烽相信,如果海水變藍,那是集體的成就,人類戰(zhàn)勝自然的結(jié)果。余華相信,只要輕裝遠行,總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游到海水變藍。賈平凹和梁鴻則不免顯得扭捏,他們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并不愿意回到黃色的海里,卻又向藍色海洋里的人宣稱,黃色的海才是更寶貴的,并且徒勞地展示來自黃色海洋的紀念品——商洛白茶和河南話。
我不是賈平凹或梁鴻的忠實讀者,以上的批評,都是從電影中得出的印象。電影的問題就在于,它從不以文學的眼光看待世界,而是將文學看作站上講臺、面對鏡頭的資格。而在獲得這種資格以后,電影始終都在處理和文學毫無關(guān)系的話題,并且以為這是接地氣的表現(xiàn)。人們常說,今天是文學失語的時代,但是這部電影與其說是對文學失語的表現(xiàn),不如說正是文學失語的結(jié)果。從一個不合格讀者的角度,一邊講述文學,一邊遠離文學??催^電影,我們依然不知道文學在哪里,卻可以肯定,它不在這部電影中。
來源:北京青年報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