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文藝評論如何成為與大眾互動的共情性語體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文化觀察      2021-09-16 15:43:32

     中宣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fā)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下文簡稱《指導意見》)具有很強的時代性,《指導意見》要求“堅持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特別指出要“用好網絡新媒體評論平臺,推出更多文藝微評、短評、快評和全媒體評論產品”。其中蘊含著這樣一個基本判斷:我們文藝評論的形態(tài)需要足夠豐富多樣,不能落后于新技術、新媒體的發(fā)展。

  新世紀以來,許多新的文藝業(yè)態(tài)如網絡文藝、短視頻、微電影、電腦藝術、新街頭藝術等,都是人民群眾在新環(huán)境中為了表達新生活而創(chuàng)造的新文藝。評論也是如此,有文藝創(chuàng)作,就會有文藝受眾,有文藝受眾,就會有審美鑒賞與評價,這審美鑒賞與評價就是文藝評論,不管它們是以什么形態(tài)、由誰、在哪兒發(fā)生,它都是文藝受眾對文藝創(chuàng)作的意見與評判,都有它發(fā)生的理由與標準。法國批評家蒂博代在《六說文學批評》中說,文學評論首先存在于讀者閱讀后的討論中,他轉引法國另一個批評家圣伯夫的話說,“巴黎真正的批評是在談話中進行的”。蒂博代接著補充論述道,這種自發(fā)的批評還“存在于語言的代用品,諸如通信、日記和私人手記之中?!边@種自發(fā)的批評不但在空間上分布廣泛,而且在時間上體現出它的即時性,顯然這是一種“每日評論”。只要藝術欣賞天天在進行,那么,批評就必然是每天如影隨形的。

  我們可以在茶館里、飯桌上、地鐵和寫字樓里聽到“文藝評論”。在當下的生活空間里,到處有休閑書刊、動漫游戲、電視劇、電影頻道和流行音樂,文藝場所越來越多,尤其是移動終端使文藝接受變得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常有暢銷、熱映、熱播的文藝作品,這些都是民眾們談論的對象。我們看到和聽到的是樸素、直接、偶然和經驗化、口語化與片斷化的文藝評論,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出現、又隨時可以中斷的語言現象。談論某部網絡小說,討論熱播電視劇中人物的命運,議論某一場音樂會,批評自己城市的景觀設計與街頭雕塑等,所有這些,一方面是在進行藝術問題的交流,一方面又是人們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我們可能會說,這種交流并沒有多少藝術批評理論的含量,也不一定達成美學上的共識,但是,文藝沒有哪個時代像今天這樣具備如此廣泛的傳播能力、覆蓋面與滲透性,而關于文藝的討論也沒有哪個時代像今天一樣如此普及,成為一種公共交流。我們的文藝評論家們難道不應該對此予以關注嗎?正是在這些談論中,社會的風尚,時代的趣味與受眾的需求非常及時、鮮活而豐富地呈現了出來。

  其實,自發(fā)的文藝評論不僅存在于這種口頭形態(tài),在新技術與新媒體的時代,它們同時在各種網絡平臺中得到呈現和傳播。加上越來越豐富的文藝生活,文藝的評價方式在走向多樣化,比如文藝作品的排行榜、視頻中的彈幕、讀書頻道和讀書會,還有微信、微博,跟帖、留言等,這些都應納入到文藝評論之中,而且是很接地氣的文藝評論。

  在融媒體時代,文藝評論應該“破圈”,從文章與論著本位中走出來,從行業(yè)報刊與傳統傳媒中走出來,從學院的學術體制中走出來,從精英與專家的職業(yè)中走出來,從理論與學術話語體系中走出來?!吨笇б庖姟氛f“要推動專業(yè)評論和大眾評論有效互動”,互動的前提就是承認和認識“大眾評論”的存在,同時專業(yè)的評論家與專業(yè)評論更要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讓自己具有更多的評論形態(tài)與評論筆墨,充分利用新技術環(huán)境中媒體傳播形式多樣、速度快、更新頻率高與受眾廣的特點和優(yōu)勢,使自己的聲音得到更廣泛的傳播,產生更大的影響,起到更實在的效果。

  這種走進新媒體不是將自己傳統的評論成果原樣轉貼,而是要適應新媒體進行評論話語的轉化。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展開真正的互動,什么是一個藝術作品接受過程中話題產生的最大公約數?我們又如何面對大眾評論的觀點、疑問與辯駁?新技術、新媒體語境中的評論話語既需要我們的核心觀點與價值引領,又考驗我們是否能將這些觀點與價值化作新媒體的話語形態(tài),成為與大眾互動的共情性語體。

  只有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文藝生活,只有高度重視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無處不在的文藝談論,只有將新媒體中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的大眾評論看成是當今文藝評論的發(fā)生狀態(tài),我們才能打通文藝評論走進生活、走向民眾的最后一公里,從而在本質上做好“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落到實處。如此,不但能夠發(fā)揮文藝評論的專業(yè)性,更好地“發(fā)揮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作用”,而且能夠汲取時代精神,感受文藝新變,吸取人民創(chuàng)造,從而推動文藝評論的創(chuàng)新,鍛煉出新型的文藝評論人才。

  這里不僅是討論新媒體、新技術語境中文藝評論的形態(tài)問題,在本質上事關文藝評論的生存與發(fā)展。當我們主張日常生活中的文藝談論與文藝評論有相關性的時候,當我們將許多文藝評價,特別是新媒體時代多樣化的大眾評論看成是文藝評論的有生力量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是在主張文藝評論的多樣性,是在呼吁文藝評論的良好生態(tài)。只有傳統的與現代的、專業(yè)的與大眾的、線上的與線下的、即時的與延時的、紙質的與多媒體的等等的共生,才能造就文藝評論的良好生態(tài),共創(chuàng)新時代文藝評論的真正繁榮。汪 政



文章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張祝華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