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若蘭》:
從女性角度展現(xiàn)中國革命
作者:饒曙光、楊淋竣(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文聯(lián)電影藝術中心電影理論研究處研究實習員)
電影《英雄若蘭》以湖南耒陽女英雄伍若蘭的事跡為故事原型,重現(xiàn)了處于桃李年華的青年伍若蘭如何成長為一名巾幗不讓須眉的雙槍女杰,最后在戰(zhàn)斗中為掩護領袖和戰(zhàn)友不幸被俘犧牲的故事。
《英雄若蘭》的獨特性在于其從一個女革命者形象入手,突出表現(xiàn)了女性在革命戰(zhàn)爭的坎坷道路上所作出的貢獻與付出。這一點,在今年慶祝建黨百年系列電影中也有所涉及和呈現(xiàn),并且通過特定的方式達到了較為感人的效果。如《1921》里的楊開慧,雖然只出現(xiàn)了三次,但影片也間接刻畫出了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史中女性群體作出的重要貢獻。
《英雄若蘭》把焦點對準了具有英雄性和傳奇性的歷史人物伍若蘭,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女英雄的形象。若蘭不是一個無根無源的英雄形象,從人物的成長來看,她經(jīng)歷了兩個層面的變化,一個層面是她作為師范女學生到認識朱德之前,第二個層面是她認識朱德以后。首先,從一個女性角度來看,若蘭出身書香門第,衣食無憂,如果按照父母對她的期望,她本可以找個富家子弟結婚生子,但她卻不滿足于小我的舒適。因為若蘭受過良好的教育,自身的文化風采使她具有更強的革命自覺性。其次,作為朱德的革命伴侶,當朱德率部隊來耒陽之后,成立了蘇維埃政府,若蘭從朱德手中得到了一個重要的禮物,那就是《共產(chǎn)黨宣言》,這使得她的革命理想具有了理論基礎和實踐的可能。若蘭從朱德身上得到了堅定革命信仰的力量,直到影片最后,若蘭視死如歸、英勇就義,最終樹立起了巾幗英雄的光輝形象,完成了從一個普通女學生到革命英雄的成長與跨越。
總的來說,若蘭這個女英雄的成長脈絡清晰,性格鮮明,也具有人情味。以若蘭、曾志為代表的湖南第三師范學校的女性革命者群像,在影片當中也得到了較完整地呈現(xiàn),為我們從女性角度認識中國革命的歷史拓展了路徑。
影片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對人物情感戲的含蓄表達和電影化、藝術化的情感呈現(xiàn)方式。無論是若蘭與朱德的夫妻情還是若蘭與父母的親情,都體現(xiàn)出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言外之意。若蘭離開耒陽去井岡山之前與父母告別。與母親的告別沒有過多的煽情對白,而是跪在母親身后;與父親的告別,她來到父親教書的學堂門口,駐足聽父親給孩子們上課。一場生離死別的情感高潮戲做到了以靜制動,沒有對白、沒有對視,以無聲勝有聲,充分展現(xiàn)了東方人倫情感表達之含蓄克制,且表達了個人情感和家庭情感讓位于革命信仰的追求。同時,影片創(chuàng)新塑造了一對革命伴侶的形象。若蘭與朱德的結合,不僅是個人情感的結合,而且也是若蘭對朱德的崇拜與追隨,兩個人對共產(chǎn)主義共同的信仰和感召。在若蘭被捕之前,電影以白馬的形象隱喻朱德,詩意化地呈現(xiàn)了若蘭對朱德的感情,為了讓朱德突圍,看到白馬的她更加奮不顧身,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革命,既浪漫又悲壯,具有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深刻意境。歷史上若蘭的犧牲是十分殘忍的,但導演并沒有直接描寫這段歷史,而是選擇了詩意化的呈現(xiàn)方式,為這個原本的悲劇人物平添了一種向上的基調(diào)與力量。同時,這部影片無論在敘事上還是人物塑造上,都將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紅色電影繼承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队⑿廴籼m》暗含著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電影中這樣一種宏大敘事,講述在地方的革命武裝斗爭中,革命之火在田間地頭、鄉(xiāng)村小鎮(zhèn)逐漸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隨之形成強大的紅色力量。
在紅色電影的創(chuàng)作中,瀟湘電影制片廠和導演周琦都將自身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了,對戰(zhàn)爭場面的表現(xiàn),敘事上的創(chuàng)新,電影語言的精準把握,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結合的尺度把握,都體現(xiàn)出導演獨特的匠心和追求?!队⑿廴籼m》展現(xiàn)了特定的歷史時期革命先輩舍生取義的光輝業(yè)績,是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生動詮釋,是革命英雄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的生動展現(xiàn)。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18日 15版)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