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3日電 他是“真正的糧食英雄”!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國際社會紛紛表示哀悼,感謝他為一些國家解決糧食短缺問題作出的突出貢獻,“幫助養(yǎng)活了我們的世界”。
“袁隆平的遺產確實是世界性的”,雜交水稻新技術不僅為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而且也被其他國家積極采用。聯合國經社事務部表示,盡管袁隆平離開了,但他所留下的遺產及結束饑餓的使命,將持續(xù)下去。
資料圖:“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新社發(fā) 俞方平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雜交水稻覆蓋多國,為他們帶去希望】
達則濟天下,袁隆平始終心系世界雜交水稻技術的發(fā)展和推廣。
數據顯示,全球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展了雜交水稻試驗試種和推廣,袁隆平團隊共為80多個發(fā)展中國家培養(yǎng)雜交水稻技術人才14000余人,為全球雜交水稻的發(fā)展與推廣打下堅實基礎。
越南、印度、菲律賓、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美國、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國家,已實現雜交水稻的商業(yè)化生產,這些國家每年種植面積約700萬公頃,普遍比當地品種増產20%以上。
——馬達加斯加
為農民帶來致富希望
在位于非洲大陸以東、八成人口從事農業(yè)生產的馬達加斯,水稻產量一度不高,數百萬人面臨饑荒威脅。截至2020年底,馬達加斯加的雜交水稻種植面積累計超過5萬公頃,增產15萬噸稻谷,為農民帶來致富希望。
中國育種專家在馬達加斯加傳授雜交水稻選育技術。資料圖 湖南省財政廳供圖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很多國家糧食進口面臨困難的背景下,雜交水稻為馬達加斯加糧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瘪R達加斯加農業(yè)、畜牧業(yè)和漁業(yè)部部長呂西安·拉那利維魯說,“多年來,中國的農業(yè)專家將雜交水稻種子和先進技術帶到非洲,為非洲緩解糧食問題作出貢獻?!?/p>
2017年8月,馬達加斯加農牧漁業(yè)部植保司司長薩乎里一行專程來到湖南長沙,為袁隆平帶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張面值2萬阿里亞里的新版馬達加斯加幣。上面印著一束雜交水稻。
薩乎里向袁隆平介紹道,水稻是馬達加斯加人民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中國的雜交水稻在馬達加斯加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馬達加斯加人民基本已經擺脫了饑餓。“為了感謝您,我們特地選擇水稻作新版貨幣圖案”。
巴基斯坦《商業(yè)紀事報》報道截圖
——巴基斯坦
雜交水稻為種植者帶去革命性變化
早在1999年成立伊始,袁隆平農業(yè)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與巴基斯坦方面開展了合作。
從最初的雜交水稻試驗、推廣、本地化制種到現在的品種研發(fā),2016年底,隆平高科正式在巴基斯坦注冊成立了隆平南亞種子研發(fā)中心暨巴基斯坦育種站。
巴基斯坦最大財經日報《商業(yè)紀事報》(Business Recorder)在2020年10月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在巴基斯坦信德河下游部分地區(qū),通過與中國科學家的合作,當地的水稻種植產量大幅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農村地區(qū)的貧困也逐步消除。
有種植者表示,在引入雜交水稻之前,每英畝的平均產量是30-35莫恩德(注:莫恩德為巴基斯坦使用的一種重量單位,1莫恩德=40公斤),現在產量為100-110莫恩德,有時甚至能達到136莫恩德。
“雜交水稻為種植者的生活方式,帶去了革命性變化?!?/p>
——馬來西亞
看到了實現糧食自給的希望
馬來西亞也曾面臨稻米產量增長緩慢,大米短缺的問題。而中國依靠發(fā)展雜交水稻成功經驗,讓馬來西亞看到了實現糧食自給的希望。
馬前總理馬哈蒂爾曾高度評價袁隆平領銜研發(fā)的雜交水稻,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的重要貢獻,并為其頒發(fā)了“馬哈蒂爾科學獎”。
【真正的糧食英雄!“謝謝你幫助養(yǎng)活了世界”】
袁隆平去世的消息,引發(fā)多國媒體關注。袁隆平的“水稻研究養(yǎng)活了世界?!泵缆撋缭?月23日的報道中如此評價,并指出隨著袁隆平關于雜交水稻的突破性發(fā)現,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得到解決。
聯合國經社事務部社交媒體賬戶截圖
聯合國經社事務部表示,袁隆平研發(fā)的雜交水稻使數百萬人脫離了饑餓,他是“真正的糧食英雄”。盡管袁隆平離開了人們,但他所留下的遺產及結束饑餓的使命將持續(xù)下去。
印度媒體還提到,2004年,袁隆平獲得世界糧食獎,被稱為“世界水稻研究領域最重要的專家之一”。其“雜交水稻技術不僅使中國受益,也被其他國家積極采用?!?/p>
非洲開發(fā)銀行行長阿金武米·阿德希納社交媒體賬戶截圖
非洲開發(fā)銀行行長阿金武米·阿德希納(Akinwumi Adesina)也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哀悼稱,“中國著名科學家袁隆平,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雜交水稻,促進了全球糧食安全,這將被繼續(xù)傳承下去……謝謝你養(yǎng)活了我們的世界?!?完)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