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中國共產黨的“十萬個為什么”:為什么一張字條讓鄧小平掐滅了香煙?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大陸新聞 > 時事要聞      2021-05-13 13:38:06

  中新社北京5月13日電 題:為什么一張字條讓鄧小平掐滅了香煙?

  作者 郭超凱 郭金超

  鄧小平出名的愛煙,煙史長煙癮大,一度一天抽十數(shù)支。但是,曾有一張14個字的小紙條讓這位“老煙民”看后,立刻掐滅了手中的香煙。

  什么字條,有如此威力?

  1988年4月8日,恰是第一個“世界無煙日”翌日,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大會,在主席臺就坐的鄧小平習慣性地點燃了一支香煙。

  會場中的全國人大代表、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看在眼里,馬上寫了一張字條:“請小平同志在主席臺上不要吸煙”。收到臺下遞上來的字條,鄧小平隨即笑著掐滅了香煙。

  這段軼事,流傳甚廣,至今仍常常為人提起。這位中共領導人聞過則喜,虛心納諫、從善如流的胸懷度量,讓他贏得敬意。

  其實,認真傾聽來自民間的聲音,虛心接受意見和批評,一直被這個來自人民的政黨視為其成員應具有的一大基本修養(yǎng),自覺接受批評和監(jiān)督更被中共作為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之一,并正式寫入黨章。

  “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也十分重視來自民眾的“意見”和“呼聲”,他曾多次強調黨內領導干部要有虛懷若谷、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2021年初,在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這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習近平為“黨和國家事業(yè)接班人”上的“開學第一課”,又提醒他們“要涵養(yǎng)虛心接受批評的胸懷和氣度,胸襟開闊、誠懇接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回望中共百年歷史,從善如流、聞過則喜,不僅是個人修養(yǎng)、胸襟雅量,更是治黨治國、興邦立業(yè)的重要法寶。早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位老鄉(xiāng)針對部隊個別人沒有認真執(zhí)行群眾紀律的問題提出意見。毛澤東聽聞后直言:“批評我們就是幫助革命”,并鼓勵群眾多提意見。為了讓領導干部明白這一點,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多次引用歷史故事加以闡發(fā),還援引楚漢相爭的事例,指出項羽落敗是由于他“不愛聽別人的不同意見”。

  在習近平看來,“虛心公聽,言無逆遜,唯是之從”則是執(zhí)政黨應有的胸襟。面對黨外人士,他希望他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積極建諍言、作批評,強調“對中國共產黨而言,要容得下尖銳批評,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面對世情國情黨情新變化,面對新的歷史時期提出的要求,虛心接受意見、認真對待批評、傾聽人民聲音,正從中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經驗,進入到制度規(guī)范層面,力圖通過一系列制度化設計,最大限度用好“群眾意見”這把評判工作優(yōu)劣“最好的尺子”。

  在“十四五規(guī)劃”編制過程中,中共首次通過互聯(lián)網向全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這在中國五年規(guī)劃編制史上還是第一次。草案收到的意見建議超過101.8萬條。其中許多建議,被文件起草組采納,寫入了最終的規(guī)劃。

  從一張字條的故事,到凝聚民智的百萬條建議,從善如流、傾聽民聲,是這個百年大黨的傳統(tǒng),也是她面向下一個百年的堅守。



責任編輯:袁丹華
熱門評論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