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淮南子》記載:"禹治洪水,鑿?S轅開,謂與涂與氏曰:'欲餉,聞鼓聲乃去。'禹跳石,誤中鼓,涂山氏往,見禹化為熊,慚而去。至嵩山腳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
傳說,古時候這里洪水滔天,吞沒了大片的土地和山川,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舜帝派大禹到嵩山治理洪水。禹來到嵩山后,決定在太室山與少室山之間的?S轅山打開一條疏洪瀉流的通道。那時大禹的妻子涂山氏,為了支持丈夫治水,也來到嵩山,每天給大禹縫衣做飯。一天,大禹在上工以前,對涂山氏說:"你聽見我的擊鼓聲,就來送飯。"說完,就去治水了。涂山氏準(zhǔn)備好飯食,單等著鼓聲傳來。
大禹為了盡快鑿開山間通道,就變了一只大熊,在山間來來往往,開山鑿石,忙碌不停,連飯都忘了吃。誰知一不小心,竟把一塊石頭踢落崖下,恰好擊在鼓上,涂山氏聽到鼓聲,急忙把準(zhǔn)備好的飯食送到?S轅山下??墒撬龞|張西望卻不見丈夫的蹤影,只見一只大熊在山間跳躍治水。她心中一驚,羞慚之下便向山下跑去。跑了一陣,涂山氏跑不動了,化成了一座巨石。大禹見此情景,大呼:"還我孩子!"只聽一聲巨響,石破北方,一個男孩出生了。這個男孩就是夏朝第二代君主夏啟。石破生啟的巨石高約10米,圍長43米,人稱"啟母石"。所謂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就是指的這個地方。
由于大禹和妻子涂山氏治水有功,大禹被封為夏伯,后建都陽城。大禹和妻子死了以后,漢代為表彰啟的母親涂山氏支持丈夫治水的功績,便在中岳嵩山72峰中的萬歲峰下,建了一座"啟母廟",并立下《啟母闕》。(新華網(wǎng))
責(zé)任編輯: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