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波1月24日電(記者 林波)一把剪刀、一張紙,在“不打草稿”的謝才華手中,一只可愛的兔子便躍然紙上。
眾所周知,中國的剪紙,起源于民間,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可以變幻出各種不同的圖案。
謝才華是浙江省級非遺項目——象山剪紙的代表性傳承人,同時也是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家。
他自6歲開始向母親余鳳鳴和堂伯母高妙蘭學習剪紙,16歲開始獨立創(chuàng)作剪紙,截至目前創(chuàng)作了上萬幅、百余套剪紙作品。
在位于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東陳鄉(xiāng)樟岙村的才華剪紙藝術館里,謝才華向記者展示了他的部分兔年作品,一只只兔子線條婉轉流暢,風格清新秀麗。
這是謝才華為迎接兔年特意剪的一組作品。
如何剪出兔子的生動形象?
謝才華在家中養(yǎng)了幾只小白兔,方便隨時觀察其一舉一動,“每一只兔子都有不同的神態(tài),實地觀察才能剪出更多不同的兔子作品?!?/p>
“剪紙是一種決心和毅力?!痹谥x才華看來,剪紙貴在堅持,也難在堅持。
每日的5時至7時30分、18時至24時是謝才華“雷打不動”的剪紙時間,“白天要在剪紙藝術館接待游客,或者去外面上課,只有這兩個時間段是自己的?!?/p>
謝才華表示,剪紙是手腕發(fā)力,為此也十分鍛煉人,“剪刀配合手腕力道,手指頭要靈活,這樣才能剪出好作品?!?/p>
這個春節(jié),謝才華很忙,他要去石浦漁港古城、天一閣等地展示剪紙技藝,讓更多人了解這門老手藝。
舢板船、大馬力遠洋鋼質漁船、現(xiàn)代鋼質巨輪……這是謝才華剪的一組“百船圖”,通過這些不斷變化的漁船展現(xiàn)象山特有的漁港發(fā)展故事。
作為中國惟一的國家級海洋漁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象山海域面積6618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988公里,擁有大小島嶼505個,是浙江乃至中國少有兼具山、海、港、灘、涂、島等資源的地區(qū)。
“希望能通過剪紙記錄家鄉(xiāng)的變遷,記錄老百姓生活的變化。”除了“百船圖”外,謝才華還創(chuàng)作了“百魚圖”“百螺圖”“漁村生活”等具有象山特質的作品。
回首過去,從入門的簡單窗花到復雜多變的人像,在“方寸”之間,在70多年的剪紙歲月里,謝才華靠著一把剪刀“剪”出了一座藝術館,“剪了70多年,剪壞了20多把剪刀,剪紙已經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才華剪紙藝術館是謝才華“剪紙夢”的承載地,在這里收藏了謝才華創(chuàng)作的上萬幅剪紙作品,并定期開設剪紙、農民畫培訓班,并為近萬名學生提供剪紙培訓。
記者了解到,這座剪紙藝術館是謝才華賣掉了自己住了大半輩子的住房后籌建的,“賣房所得離建造一座剪紙藝術館還差得很遠,感謝當?shù)卣推髽I(yè)的支持才有這座剪紙藝術館?!?/p>
在才華剪紙藝術館落成后,謝才華則將藝術館和所有館藏作品都捐獻給了國家,沒有給兒女留下任何財產,“剪紙就是我的另一個生命,但我的天賦不屬于自己,而是屬于整個社會,我要為后世留下些精神遺產?!?完)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