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發(fā)布《網絡安全法治社會建設專題報告》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大陸新聞 > 社會綜合      2022-12-14 16:53:22

“2022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報告發(fā)布周”12月12日盛大開幕后,以“持續(xù)推進依法治網 全民共建網安生態(tài)”為主題的“網安法治日”12月13日成功舉行。當天上午,《網絡安全法治社會建設專題報告》發(fā)布會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張江基地學術報告廳(上海市)舉行,本次發(fā)布會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網絡安全法律研究中心承辦,西交蘇州信息安全法學所協(xié)辦。

調查活動組委會主任、公安部第一、第三研究所原所長嚴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網安中心、物聯(lián)網中心主任吳松洋,網絡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黃道麗,寧夏公安廳網安總隊總工程師于月霞,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支振鋒,西交蘇州信息安全法學所副所長原浩出席發(fā)布會并發(fā)表演講。

會上,調查活動組委會主任,公安部第一、三研究所原所長嚴明作出總結講話。他表示該報告全面展現(xiàn)我國網絡安全法治社會建設立體新圖景,集中反映2022年網民對網絡安全法治建設情況的新感受,圍繞“網絡安全法治社會建設”專題調查問題,聚焦立法需求、普法效果、協(xié)同治理等領域,分析得出12項結論,全面梳理2022年我國20余項政策立法最新動態(tài),是聆聽網民心聲、了解網民訴求、精準把握我國網絡安全立法、執(zhí)法與司法態(tài)勢的重要途徑。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網安中心、物聯(lián)網中心主任吳松洋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我國網民規(guī)模已突破10億,是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堅持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在網絡安全空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應是我國網絡安全法制建設、社會法治社會建設的基本遵循,也是網民安滿度調查活動多年來始終秉持的主題。作為公安部直屬的事業(yè)單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牢記為公安工作的服務的宗旨,專心從事網絡安全和智慧警務科研創(chuàng)新與技術支撐,提供核心的關鍵技術支撐與系統(tǒng)解決方案。網安中心作為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重要組成部分,組織實施網絡安全技術應用研究,使用高新技術研發(fā),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信息網絡安全科技人才,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希望社會各界和廣大網民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做網絡安全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網絡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黃道麗在會上正式發(fā)布《網絡安全法治社會建設專題報告》,報告基于2022年度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收集的303+萬份有效問卷數(shù)據(jù),圍繞法治建設、普法效果、司法工作、監(jiān)管執(zhí)法、個人信息安全、社會利益和國家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問題開展調查,真實、客觀、全面反映了參與者對我國網絡空間安全建設治理的評價,為國家推進網絡安全法治社會建設工作、重拳打擊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的舉措、未來網絡空間安全建設和完善的方向提供詳情情民意支撐。報告中揭示了十二大結論,并形成五大共識。十二大結論分別是:一、網絡安全法治社會建設滿意度高,公眾的網絡安全感有所提升;

二、公眾網絡治理主體意識深化加強,參與積極性仍待進一步提高;

三、網絡安全普法宣傳渠道平臺多樣,網民網絡安全法治素養(yǎng)需加強;

四、網絡安全領域立法仍需加強,聚焦群眾三大核心訴求關切;

五、依法開展網絡安全監(jiān)管執(zhí)法,政府切實保障網絡及數(shù)據(jù)安全

六、網絡安全司法工作卓有成效,公眾對司法工作滿意度較高

七、當前幫信罪公眾了解度較低,幫助行為具體類型仍待普及

八、公眾遭遇的網絡安全問題較為集中,網絡騷擾行為亟待懲治

九、網絡交易領域糾紛類型多樣,平臺投訴成為主流解決方式

十、新聞媒體較好代表網民利益,人大代表等獲得公眾的認可

十一、多方主體加強網絡安全治理,社會組織公眾滿意度待提高

十二、基層社區(qū)治理滿意度有待提升,治理針對性、有效性不足

報告形成以下五點共識:

寧夏公安廳網安總隊總工程師于月霞在會上發(fā)表了《匯聚治理共同體意識 合力建設網絡安全法治社會》專題演講。于總工程師指出,推動網絡安全法制社會建設是一件大事,從國家層面要科學規(guī)劃,頂層設計統(tǒng)籌推進,但它又是一件小事兒,那么要求網絡空間的每一個參與者做好每一件具體的事,發(fā)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利益共同分享,匯聚治理共同體意識,合力建設網絡安全法制社會,又穩(wěn)又快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shù)字中國的宏偉藍圖。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支振鋒發(fā)表了《算法的公眾認知與治理體系構建》專題演講,從不同群體對算法感知的差異分析、公眾算法認知的影響因素等方面分享了算法的公眾認知現(xiàn)狀,并提出五項重要建議:一是積極完善算法問責制,建立健全算法技術使用和管理的制度體系;二是提高算法的透明度;三要立足我國行業(yè)發(fā)展實踐,不斷提高算法監(jiān)管水平;四是以實現(xiàn)公平正義為目標推進算法發(fā)展,引導算法應用向上向善;五是倡導多元社會主體的參與。

西交蘇州信息安全法學所副所長原浩在會上發(fā)表了《數(shù)據(jù)跨境中的個人信息保護》專題演講,從個人信息出境的途徑、個人信息保護和權利維護等兩大方面生動地分享了數(shù)據(jù)跨境中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的要點,并結合《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條規(guī),生動講解了個人信息跨境事前、事中、事后各階段維權的方式。

來源:號外網


責任編輯:侯哲
熱門評論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