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疫情持續(xù)延燒,本地確診數尚未明顯趨緩。 記者侯永全/攝影
島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xù)延燒,昨日(17日)新增本地案例6萬5794例,連續(xù)6天突破6萬例大關。精神科醫(yī)師沈政男分析,目前高屏區(qū)新增確診數曲線正在緩升,而臺北區(qū)新增確診數曲線正在緩降,若依此趨勢繼續(xù)發(fā)展,臺灣地區(qū)北部與中南部的確診曲線即將出現(xiàn)黃金交叉。
沈政男在個人社交帳號表示,臺北區(qū)的新增確診數曲線正在緩降,是因為北北基桃社交最活躍的那群人都已被感染,而中南部還有,若人流指數依舊很高,比較不活躍的那群人也可能會被感染。除此之外,臺北區(qū)之所以緩降,則是因為Rt值被壓低了,一升一降的趨勢下,北部和中南部即將出現(xiàn)黃金交叉。
沈政男認為,北北基桃原本新增占率高達全臺八成,目前已下降到六成,北降南升的狀況之下,中南部新增確診數很快就會超過北北基桃,估計28日的全臺單日確診數就會超過10萬例。至于黑數方面,沈政男也提到,雖然黑數可以讓大山變小山,但不會讓高山變成平原,若新增確診數曲線壓平,就代表是Rt值下降。而昨日中重癥新增61例,處于持平狀態(tài),且和新增確診數相符,表示黑數比例沒有明顯增加。
而針對“0+7居隔新制”,沈政男認為不會導致疫情擴散,因為是打滿三劑疫苗的民眾才適用,除了不能去高風險場所,出門前還要進行快篩,對疫情的影響有限,“現(xiàn)在的大勢是,Rt值已經被壓平不少了,那些寬寬緊緊的局部措施,改變不了大局”。沈政男接著提到,一旦大家放松防疫,Rt值就會回升,須知高峰和緩解時間,都和Rt值具有關聯(lián),正常生活其實是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
沈政男進一步計算,目前專責床位應該是夠用,因為曲線已被壓平,而65歲以上使用抗病毒藥物也改成快篩陽性便能使用,若是沒有接種疫苗的長者,染疫后都應服用;而若是打滿疫苗的長者,如果沒有出現(xiàn)不適合服用的禁忌癥狀,也可以追加保險分。在貼文最后沈政男提及,防疫本來就是一種心理學,就和作戰(zhàn)一樣。
貼文底下吸引大量回應,許多網友困惑提問,“會不會沒有疫情高峰,而是一直處于這樣高原?” 、“所以堅持不打疫苗的人,背后的深層心理學是?” 、“請問可以找時間分析為何不打疫苗的心理學嗎?好奇想知道耶”。
另外,也有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南部人還是要乖一點!” 、“拍謝,反對票,北北基桃占比降,幾乎肯定是量能觸頂了”、“臺北區(qū)與高屏地區(qū)的人口數就大不同”、“與病毒共存不是傻就是蠢”、“但不會全部人那麼有道德,自主期間出門快篩,不去高風險群聚”。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