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墜機頭七祭:沒有奇跡,愿安息
中新網3月27日電(記者 袁秀月)無法抵達的MU5735,沒能等來奇跡。
26日晚,官方確認,東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上人員已全部遇難。
132個鮮活的生命戛然而止,哀悼、痛惜。
“2022年3月21日”,請記住中國民航史上的這黑色一天。
搜救:一場牽動全國的山中搜尋
過去一周,東航MU5735航班,牽動著眾人的心。
從過去幾天的搜救以及官方公布的信息中,人們大致能夠拼湊出此次墜機事件的輪廓。
3月21日13時16分,東航MU5735航班從昆明起飛,飛往廣州。一個小時零一分鐘后,這架有著6.8年機齡的波音737-800客機,保持巡航高度8900米進入廣州管制區(qū)。
一切看起來都沒什么異常。直到3分鐘后,管制員發(fā)現(xiàn)飛機高度急劇下降,隨即多次呼叫機組,但未收到任何回復。
又過了3分鐘,飛機雷達信號消失,后經核實,飛機在廣西梧州市藤縣埌南鎮(zhèn)莫埌村的一片山坳中墜毀。
資料圖:3月22日,航拍東航客機墜毀現(xiàn)場畫面。中新社記者 陳冠言 攝
墜毀地點位于山谷之間,兩側海拔高度約在150米至90米。飛機大部分殘骸集中在主要撞擊點周圍半徑30米左右的核心區(qū)域內,深度從地表向下延伸大約至20米左右。
飛機殘骸散落的范圍更大。廣西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鄭西24日表示,搜救人員在藤縣藤州鎮(zhèn)四旺村鴉塘組一農田發(fā)現(xiàn)一個疑似飛機殘骸碎片,離事故核心現(xiàn)場約有十多公里。25日,廣西梧州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勞高進稱,已將失事航班搜索范圍擴大到近20萬平方米。
7000余人次、200余臺車輛,5架直升機及一批搜尋救援設備,投入到此次事故的搜救中。由于殘骸拋撒面積巨大,以及連日來的降雨和復雜的地形,搜救工作在艱難中前行。
26日,大量的飛機殘骸被挖出、整理,不斷運送出來。
但人們守望的奇跡,最終沒有發(fā)生。
資料圖:3月25日,武警廣西總隊200余名官兵同民兵、消防等救援力量一起在核心區(qū)搜救。 中新社發(fā) 江懷鵬 攝
調查:驟降的3分鐘,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過去幾天,隨著搜救工作推進,MU5735驟降的3分鐘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成為一個巨大的疑問。
廣西移動網絡技術人員李晨賓是事故的目擊者,他描述,看飛機的痕跡,應該是俯沖下來,俯沖到山坡,撞到一排竹林,順著竹林又滑到了山上面,大概滑了一個山頭左右。
而據民航事故調查中心主任毛延峰透露,飛機失事時,航路上天氣適航,無危險天氣。根據機組與空管單位地空通話記錄,飛機自昆明起飛一直到航路上突然下降高度之前,機組與空管單位均保持正常的通信聯(lián)系。
東航方面也表示,機組沒有掛出任何緊急代碼。也就是說,從正常到驟降、墜地,事故來得異常而突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黃俊接受CGTN采訪時稱,從飛機短時間內、基本垂直下降的情況來看,可能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飛機突然操縱失控,或者叫失靈,駕駛員想去控制,但已無能為力了,就是不能改變飛行姿態(tài)了,才有可能出現(xiàn)這種情況。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飛機空中也許受到外力,造成飛機機體結構的損傷等,就是通常說的空中解體。解體有不同程度,不一定是都散成碎片,它可能就是大的結構破壞了以后,也會讓飛機出現(xiàn)這種快速下降的情況。
23日,一部黑匣子(駕駛艙話音記錄器)被發(fā)現(xiàn),由專人送達在北京的譯碼實驗室。
26日,民航局表示,已搜尋到與第二個黑匣子安裝位置較近的一部緊急定位發(fā)射儀(ELT)。
人們期待,黑匣子的找到能讓真相更近一步。
3月24日,武警廣西總隊官兵繼續(xù)在核心區(qū)搜索第二個黑匣子,協(xié)助地方人員清理現(xiàn)場。 武警廣西總隊 供圖
哀悼:沒有忘記就是永遠在一起
在墜機事故中,還有一群人的感受和訴求備受公眾關切,那就是失聯(lián)旅客的家屬。
22日凌晨,首批10名失事飛機乘客家屬趕往梧州。24小時內,東航方面與全部123名旅客的家屬取得聯(lián)系。
截至25日10時,應急處置指揮部組織安排375名失聯(lián)旅客家屬到事故現(xiàn)場吊唁,累計為家屬開展心理輔導500余人次。
據媒體報道,23日,部分失聯(lián)乘客家屬在搜救現(xiàn)場附近的山坡上布置了一個簡單的祭奠平臺,擺放著一些鮮花等。24日,救援現(xiàn)場有乘客家屬使用陶罐帶現(xiàn)場泥土回家。
資料圖:乘客家屬使用陶罐帶現(xiàn)場泥土回家。中新社記者 王以照 攝
“我們給他們備上一些小器具,陶罐,讓他抓一把泥土帶回去,因為這是一種文化,我?guī)€泥土帶回去,他會跟親人有個連接,有個紀念。我們失去了,但是我沒有忘掉,我沒有忘記就是永遠在一起。”“3·21”東航飛行事故心理救援專家組組長尹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尹平還呼吁,關注事故時,要尊重每個人的隱私權,不要對相關人員造成二次傷害。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張西超撰文稱,在災難事件中,群體的凝聚力與支持對受災者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社會各界在表達悲痛的同時,采取各種措施進行援助,這些行為令人感動。
26日晚,無數(shù)人在社交網絡上點起蠟燭,緬懷逝者、寄托哀思。人們永遠銘記災難的那一天,永遠懷念132個逝去的生命。(完)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