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運行和發(fā)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介紹FAST運行及開放共享情況?!≈行律缬浾?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1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被譽為“中國天眼”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2021年3月底正式向全球天文學家開放以來,已批準中國以外的14個國家的27份國際觀測申請。
北京時間1月6日凌晨,“中國天眼”又一重磅天文學研究成果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上線發(fā)表。中科院1月5日在北京舉行2022年度首場新聞發(fā)布會,專題介紹大國重器“中國天眼”高質量開放運行及系列重要科研進展,并透露了國際觀測申請情況。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介紹說,“中國天眼”2020年1月11日通過國家驗收近兩年來,該臺全力組織開展“中國天眼”高質量開放運行,第一時間成立科學委員會、時間分配委員會和用戶委員會,統(tǒng)籌規(guī)劃科學方向、遴選重大項目、制定數據開放政策、分配觀測時間等,征集遴選出“漂移掃描多科學目標同時巡天”“快速射電暴的搜尋和多波段觀測”“銀道面脈沖星巡天”“M31中性氫成像與脈沖星搜尋”“中國脈沖星測時陣列”等五個優(yōu)先重大項目,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2021年3月31日,“中國天眼”正式向全球開放共享,向全球天文學家征集觀測申請,彰顯出中國科學家與國際科學界攜手合作的理念。此次征集收到來自不同國家共7216小時的觀測申請,最終14個國家(不含中國)的27份國際觀測申請獲得批準,并于2021年8月啟動科學觀測。
資料圖:位于貴州平塘的中國天眼(FAST)?!≈行律缬浾?孫自法 攝
中科院副院長周琪院士在發(fā)布會上表示,很高興看到“中國天眼”運行更加穩(wěn)定,效率在進一步提升,快速射電暴、脈沖星、中性氫宇宙等科研成果不斷地涌現。這一系列的工作和成果表明,“中國天眼”已經成為中低頻射電天文領域的觀天利器,已經進入到“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新階段。
據了解,“中國天眼”是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建設、調試、運行和管理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爸袊煅邸逼窆舶l(fā)現約500顆脈沖星,也成為自運行以來世界上發(fā)現脈沖星效率最高的天文設備。
目前,“中國天眼”運行效率和質量不斷提高,年觀測時長超過5300小時,已遠超國際同行預期的工作效率,為其科學產出起到重要支撐作用?;诔哽`敏度的明顯優(yōu)勢,“中國天眼”未來將在快速射電暴起源與物理機制、中性氫宇宙研究、脈沖星搜尋與物理研究、脈沖星測時與低頻引力波探測等方向,產出深化人類對宇宙認知的科學成果。(完)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