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丈夫婚內強奸妻子獲刑8個月,女性性自主權利不容侵犯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 新聞 > 熱門評論      2021-11-24 13:40:46

     ▲被告人趙某與被害人王某系夫妻關系,因感情不和,王某于2021年4月22日向磁縣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閮葟娂閱栴}從該案開始,逐漸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圖/河北法治新聞

  近日,河北邯鄲磁縣法院公布一則案情:丈夫婚內強奸妻子,因妻子反抗且處于月經(jīng)期,丈夫強奸未遂。

  據(jù)悉,男方長期酒后家暴,女方當時已提起離婚訴訟,兩人處于分居狀態(tài)。女方為了兩個子女著想,希望法庭對男方從輕處罰,目前二人已調解離婚。磁縣法院認為,因違背婦女意志且婚姻關系不穩(wěn)定,男方構成強奸罪,獲刑8個月。

  婚內強行與妻子發(fā)生性關系的事情并不鮮見,但鬧上法庭追究刑責的并不多。

  1997年上海曾發(fā)生一起婚內強奸案成為這類案件的典型代表。被告人王某某與被害人錢某從分居發(fā)展到判決離婚,在離婚判決尚未生效時,王某某到原居住地,遇到錢某后,不顧錢某反抗,采用暴力手段,強行與錢某發(fā)生了性行為。

  當晚,被害人向公安機關報案。法院判決認為,雖然雙方離婚判決尚未生效,但被告人與被害人已不具備正常的夫妻關系。在此情況下,被告人違背婦女意志,采用暴力手段,強行與錢某發(fā)生性關系,已構成強奸罪,遂以強奸罪判處王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

  從實際情況看,婚內強奸很難判定的主要原因是,夫妻雙方都會考慮婚姻家庭關系的穩(wěn)定,一般情況下女方也不會告發(fā)對方強奸。司法機關對這種家庭內部的矛盾糾紛,歷來慎重介入,“婚內強奸”在證據(jù)上也難以查明。

  而從婚姻家庭法原理來看,夫妻雙方在法律上是否有同居義務,則直接影響到這個問題的處理。

  無論是我國以往的婚姻法,還是新的民法典,均未明確規(guī)定夫妻雙方具有同居義務。但在人們的日常觀念中,“不同居何以成為婚姻和家庭”,故一般認為婚姻關系應當包括有相互同居的義務,而同居權顯然包含雙方有發(fā)生性關系的權利。

  這正是“夫妻雙方結婚后,違背婦女意愿發(fā)生性關系”丈夫難以被判強奸罪的原因。

  ▲主審法官認為,該案中被告人趙某與被害人王某系夫妻關系,因感情不和處于分居狀態(tài),且王某已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婚姻關系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在此情況下,被告人趙某違背婦女意志,強行與被害人發(fā)性關系,其行為已構成強奸罪。圖/河北法治新聞

  的確,婚姻乃兩性結合, 同居是夫妻關系的基本表現(xiàn),男女一旦決定結婚,理當意味著承諾與對方同居生活。但即使承認同居權,其在本質上也是一種基于婚姻關系的身份權,這就決定了同居權只能是一種請求權,而非支配權。

  也就是說,同居權包括了有請求與對方發(fā)生性關系的權利,這與我國法律規(guī)定夫妻之間應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保持一致性。

  必須明確,作為一種請求權,同居權的實現(xiàn)有賴于對方的配合,因而,一方要求發(fā)生性關系,還是要取決于對方的愿意。即使在婚姻關系內,女性的性自主權仍然不容侵犯。

  我國刑法第 236 條規(guī)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 他手段強奸婦女的, 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痹撘?guī)定并沒有把丈夫排除在犯罪主體之外。

  但我國刑法對于定罪是以社會危害性為本質基礎的。即使符合法律規(guī)定,也還要考量社會危害性這一本質特征。

  而基于夫妻關系的特點,丈夫強行與妻子發(fā)生性關系遠沒有強奸其他婦女的社會危害性嚴重。為這兩種不同危害性的違法行為設定相同的刑事責任,就可能背離法律的公平正義精神。

  因此,司法實踐中一般只是將極少數(shù)情形作為強奸案件處理,包括:男女雙方雖已登記結婚, 但并無感情,且尚未同居,也未曾發(fā)生性關系,而女方堅持要求離婚,男方實施強奸的;夫妻感情破裂,且長期分居,丈夫實施強奸的;以及“雙方在離婚訴訟期間,男方強迫與對方發(fā)生性關系的”。

  可見,“婚內強奸”主要是基于夫妻雙方感情確已破裂,以夫妻關系實質上名存實亡為前提的。這與上述同居關系的本質特征完全一致。只不過,我們不能錯把同居理解為可以支配對方發(fā)生性關系。

  說到底,婚內性關系是以正常的夫妻感情與婚姻關系為基礎的。當同居權和女性的性自主權發(fā)生沖突時,法律會優(yōu)先保護性自主權,婚姻并非蓋有印章的作惡通行證。

  特約評論員 | 金澤剛(同濟大學法學教授)

  編輯 | 丁慧

  實習生 | 王帆

  校對 | 李立軍

文章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徐亞旻
大陸新聞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