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革命文物”
觀眾在江西參觀八一館(來源:中新網(wǎng))
什么是革命文物?參照《國家文物局關于報送革命文物名錄的通知》,革命文物主要是指見證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抵御外來侵略、維護國家主權、捍衛(wèi)民族獨立和爭取人民自由的英勇斗爭,見證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光榮歷史,并經(jīng)認定登記的實物遺存。對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時期彰顯革命精神、繼承革命文化的實物遺存,納入革命文物范疇。
全國不可移動革命文物3.6萬多處
八七會議會址(資料圖)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來源:中新網(wǎng))
國家文物局近日公布,我國革命文物資源家底基本摸清,全國不可移動革命文物3.6萬多處,國有館藏可移動革命文物超過100萬件/套?!笆濉睍r期國家文物局共實施263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革命文物保護項目,2021年已批復近200項。
革命文物的保護也在助力脫貧攻堅,2014年以來中央財政安排16億元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qū)革命遺址保護利用工程,紅色資源成為井岡山、瑞金發(fā)展的金名片,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帶動產(chǎn)業(yè)發(fā)展和群眾就業(yè),助力54個貧困縣脫貧摘帽,有效推動當?shù)孛裆纳啤?/p>
各地公布首批革命文物名錄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資料圖)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來源:中新網(wǎng))
北京: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58處、可移動革命文物2111件/套
天安門、北京大學紅樓、李大釗烈士陵園、四九一電臺舊址……3月28日,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了《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名錄》經(jīng)實地調研核實、專家論證審核及征求黨史文獻、退役軍人事務部等部門意見,經(jīng)市委宣傳部部務會審議并報市委市政府最終形成,其中包括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58處、可移動革命文物2111件/套。
上海: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50處、可移動革命文物208件/套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4月11日公布了上海市首批革命文物名錄,其中包括150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和208件/套可移動革命文物。中共一大會址、《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望道譯《共產(chǎn)黨宣言》、賀綠汀創(chuàng)作《游擊隊歌》的手稿、魯迅致宋慶齡蔡元培書信、上海市政府成立時的第一塊牌匾等都被列入名錄。
天津:不可移動革命文物56處、可移動革命文物7154件(套)
日前,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物局)印發(fā)《關于公布天津市革命文物名錄(第一批)的通知》,面向社會公布全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包括可移動革命文物7154件(套),不可移動革命文物56處。
江西:不可移動革命文物2960處
截至目前,江西共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296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14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866處。
湖北: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018處、可移動革命文物2810件(套)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3月29日核定公布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據(jù)統(tǒng)計,湖北共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018處、可移動革命文物2810件(套)。其中,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0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835處;可移動革命文物包括一級文物143件(套),二級文物367件(套),三級文物2300件(套)。
陜西:不可移動革命文物753處、可移動革命文物40703件(套)
1月6日,陜西省文物局公布全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包括西安八路軍辦事處舊址、楊家?guī)X革命舊址等數(shù)百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和數(shù)萬件(套)可移動革命文物。這一名錄包括不可移動革命文物753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46處;可移動革命文物40703件(套)。
嘉興南湖紅船。(來源:中新網(wǎng))
浙江:不可移動革命文物554處、可移動文物9061件/套
1月,浙江省文物局公布浙江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包括554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和9061件/套可移動文物。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2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38處和文物保護點122處;可移動革命文物包括一級文物139件/套、二級文物873件/套、三級文物4825件/套、一般文物3224件/套。
江蘇:不可移動革命文物447處、可移動革命文物8759件/套
近日,江蘇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公布,包括不可移動革命文物447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9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57處;可移動革命文物8759件/套,其中一級文物337件/套,二級文物1217件/套,三級文物7205件/套。
安徽:不可移動革命文物580處、可移動革命文物3646件
4月20日,安徽省首批革命文物名錄正式公布,包括580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和3646件可移動革命文物。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7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77處;一級文物904件,二級文物190件,三級文物2552件。
河北: 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95家、珍貴文物10302件(套)
3月,河北省文物局公布河北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包括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95家、珍貴文物10302件(套)。包括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董存瑞紀念館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抗日戰(zhàn)爭時期冉莊村民兵花名冊、1946年晉察冀邊區(qū)銀行印鈔“經(jīng)理之章”銅模、1947年10月10日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公布的《中國土地法大綱》等珍貴文物。
位于鄭州的二七大罷工紀念塔。(來源:中新網(wǎng))
河南:不可移動文物115項、可移動革命文物4405件
1月,河南省文物局公布河南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包括鄭州二七罷工紀念塔和紀念堂、劉青霞故居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15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7處;可移動革命文物4405件。
福建: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657處、可移動文物142581件(套)
日前,福建省文物局下發(fā)《關于核定公布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的通知》,公布福建省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共1657處、可移動文物142581件(套)。首批革命文物包括古田會議會址、長汀革命舊址、林則徐墓、陳嘉庚墓等。
內蒙: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39處
內蒙古自治區(qū)文物局對全區(qū)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進行了核定,公布內蒙古自治區(qū)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39處,其中包括烏蘭夫故居、百靈廟起義舊址、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會會址等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33處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周恩來總理紀念館。(來源:中新網(wǎng))
新疆:不可移動革命文物28處、可移動革命文物83件/套
3月30日,新疆首批革命文物名錄正式公布,共計28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和83件/套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中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包括:毛澤民辦公室及宿舍舊址、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總支隊紀念館、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舊址、克拉瑪依一號井、賽圖拉哨卡遺址等??梢苿游奈锇ǎ鹤灾螀^(qū)博物館館藏一級文物新疆婦女協(xié)會會員須知,烏魯木齊市博物館館藏一級文物林基路給父親的家信、鄧發(fā)烈士的皮帽、漫畫木刻選集等。
新疆兵團:不可移動革命文物99處、可移動革命文物7450件/套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文物局日前公布了新疆兵團首批革命文物名錄。據(jù)統(tǒng)計,新疆兵團首批共計99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其中第八師石河子市18處)和7450件/套可移動革命文物(其中第八師石河子市5007件/套),其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一份真實生動的“鮮活教材”。
山東:不可移動革命文物897處、可移動革命文物3233件/套
日前,第一批山東省革命文物名錄公布,全省共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897處,可移動珍貴革命文物3233件/套。山東省是全國較早公布革命文物名錄的省份之一,革命文物數(shù)量位居全國前列。
遼寧:不可移動革命文物650處、可移動革命文物10818件(套)
3月15日,遼寧省文物局公布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包括不可移動革命文物650處,可移動革命文物10818件(套)。沈陽包括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等33處不可移動文物入選此名錄。
革命文物,綻放時代光彩
數(shù)據(jù)來源:國家文物局 制圖:沈亦伶(來源: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tǒng)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fā)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
全國不可移動革命文物3.6萬多處,國有館藏可移動革命文物超過100萬件/套……這是革命文物保護利用交出的“成績單”。
革命文物凝結著中國共產(chǎn)黨的光榮歷史,展現(xiàn)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英勇奮斗的壯麗篇章。如何讓革命文物煥發(fā)光彩,讓紅色基因融入人們的血脈,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持續(xù)走向深入。
重溫紅色革命歷史 紅色旅游日漸升溫
游客在四渡赤水紀念館內觀看“中央紅軍四渡赤水要圖”。(來源:中新網(wǎng))
重溫中國紅色革命歷史,紅色旅游是一種特殊而重要的旅游形態(tài)。《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推進紅色旅游創(chuàng)新發(fā)展作為“健全現(xiàn)代文化產(chǎn)業(yè)體系”“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紅色專列、紅色航線……近年來,隨著紅色旅游逐漸成為中國國內旅游經(jīng)濟的新熱點,游客的出行方式也呈現(xiàn)“定制化”。
(綜合中新網(wǎng)、新華網(wǎng)、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中國網(wǎng)等媒體報道)
編輯策劃:虞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