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中因為“牛肉面事件”下臺的臺行政機構前發(fā)言人丁怡銘(左),上月初已被蘇貞昌(中)聘為有給職顧問,前后不到四個月。臺灣《聯(lián)合報》資料照片
五個月前才因萊牛牛肉面哏圖風波下臺的臺行政機構前發(fā)言人丁怡銘,遭臺媒披露原來早在上月初就已經(jīng)悄悄回歸行政團隊擔任13職等的有給職顧問“肥缺”,月薪高達近12萬(新臺幣),引發(fā)群情嘩然。果然蘇貞昌團隊這出“下臺負責”的戲演不了太久,馬上就露出馬腳,迫不及待讓這位“網(wǎng)軍總司令”回鍋,民進黨的幫派性格也再次展露無遺。
民進黨這種“愈下臺、官愈大”的戲碼,早已搬演過無數(shù)次,但民進黨就是能不斷挑戰(zhàn)大家對于同樣戲碼一演再演的忍耐極限。除了大家最為熟知不斷“蹲下、躍起”、頭銜不知已換過凡幾的臺灣中華郵政董事長吳宏謀,在“九合一”選舉后同樣請辭下臺的“農委會”主委林聰賢、“環(huán)保署長”李應元不久后又分別出任臺當局畜產會董事長及駐泰代表,大家都不愁沒有好位置去。
民進黨向來有對內放炮、但對外團結的傳統(tǒng),會型塑這種文化早期是因民進黨崛起過程,是從黨外對抗國民黨一黨獨大的脈絡使然。相對于國民黨高來高去的宮廷文化,以及靠著“關愛眼神”上位的傳統(tǒng),民進黨關起門來干起架都是拳拳到肉,但一旦出了大門,絕對是團結到底、拳頭一致對外打群架。因為民進黨人向來深知有選票才有實力的硬道理,所以除了深耕地方,對外更要團結,最后才得以“地方包圍中央”之姿,從一次次選舉逐步茁壯、擴大,進而執(zhí)政。
這種外在情勢使然的政黨性格,執(zhí)政后產生了質變,有了資源后,幫派性格益發(fā)強烈。民進黨就像大幫派,各個派系就像個小幫派,幫派最大的特色就是內聚力強,有好處(油水)會分享給幫眾,藉此換取幫眾的死忠相挺,外人也不容易打入。這就是為何陳水扁即使因為弊案纏身多年、堅不認錯,仍有一票扁系或是黨內要角為其發(fā)聲,不論是呼吁蔡英文特赦或是推動政務機要費除罪化。而民進黨執(zhí)政也會特別著重派系平衡,除了維持均勢,有時也是為了制衡,避免某派系獨大,破壞黨內恐怖平衡。
這種情況在民進黨二次執(zhí)政并首次完全執(zhí)政后,更加變本加厲。過去陳水扁時期,由于“朝小野大”,在資源分配上尚且有所顧忌,不敢整碗捧走,多少也會顧慮社會觀感。非傳統(tǒng)民進黨出身、無幫無派的蔡英文,一方面得仰賴黨內傳統(tǒng)各派系維系執(zhí)政的運作,另一方面她也積極培養(yǎng)“英系”,使之成為堅實的護衛(wèi)隊。
同樣的,過去與新潮流結盟的蘇貞昌自己也回鍋行政機構負責人后積極壯大自己的蘇系,不論是為自己或是其女蘇巧慧的下一步布局,藉由手上的行政資源大舉擴充“蘇家軍”。蘇貞昌在人事、政策一把抓的情況,相較蔡當局過去幾任行政長官,可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尤其在網(wǎng)絡興起,現(xiàn)在各種政策早已演變成“訊息戰(zhàn)”的情況下,丁怡銘扮演偵測網(wǎng)絡聲量、帶網(wǎng)絡風向的“網(wǎng)軍總司令”更是其不可或缺的角色,這也就是為何丁怡銘這出“負責下臺”的戲碼只演了三個多月,蘇貞昌就懶得再演下去的原因。
臺行政機構說,蘇貞昌希望丁在經(jīng)歷先前事件后“記取教訓、積極任事”,從丁怡銘表面下臺負責、實則轉趨地下化“攏袂離開”來看,蘇貞昌看不出來有什么記取教訓的跡象,倒是接下來丁會“積極任事”應是可以肯定的,畢竟丁怡銘從地下再次回到幕前,要發(fā)號司令、指點部會可就方便容易多了。
來源:臺灣《聯(lián)合報》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