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海運長賜輪卡在蘇伊士運河,引來各國衛(wèi)星拍照打卡,圖為美國Maxar公司釋出的衛(wèi)星照片。(翻攝自 Maxar FB)
臺灣長榮的長賜輪卡在蘇伊士運河已近一周,造成歐亞貨運交通癱瘓,影響全球航運甚巨。專家指出,最佳搶救時機實際上落在29日大潮來臨時。港媒《中評社》28日引述德國跨國保險公司安聯集團一份分析數據指出,蘇伊士運河堵塞或令全球貿易每周損失6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
長榮貨輪“長賜輪”23日不敵強風吹襲擱淺蘇伊士運河后,因在船首孤獨開挖淤泥而爆紅的挖掘機司機于當地時間27日晚間向全世界報告好消息,指出長賜輪終于稍微移動17米,當時他還上傳協助救援的拖船們此起彼落的慶祝鳴笛聲,更指埃及當局有信心在2小時內讓長賜輪脫淺。
數據指出,全球海運物流中,約15%的貨船要經過蘇伊士運河。丹麥“海運情報”咨詢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拉爾斯·延森表示,每天約有30艘重型貨船通過蘇伊士運河,堵塞一天就意味著5.5萬個貨柜延遲交付。
也有市場人士擔心國際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會因蘇伊士運河堵塞暴漲。最近幾天,國際油價顯著上漲。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和5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均已超過每桶60美元。
且如果堵塞短期內未挪開,導致大量貨船無法周轉,必將導致海運費率提高,增加全球貿易成本,導致連鎖反應。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海運市場受集裝箱短缺、貿易復蘇等因素影響,運力本已經十分緊張,海運價格已處于高位,這樣堵下去,勢必會對疫情影響下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
值得注意的是,報導也引述德國保險巨頭安聯集團估算,蘇伊士運河堵塞或令全球貿易每周損失6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