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陳沖提醒:臺當局決策應避免特朗普式沖動

華夏經緯網(wǎng) > 臺灣 > 島內政治      2021-02-24 00:00:00

 臺灣前行政機構負責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23日表示,美國商會近期發(fā)表一份重要文獻,外界視為“中美關系報告”,認為中美關系脫鉤一切決策,應以信息研析為基礎;陳沖表示,這項文獻對臺灣地區(qū)未來思考戰(zhàn)略很有啟發(fā)性,建議臺當局決策,先進行信息研析,再做不同場景的成本效益分析,以淡化意識形態(tài)。

    從奧巴馬時代的“再工業(yè)化”及“制造業(yè)回歸”開始,產業(yè)脫鉤已經開始進行,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任內大力推動,前國務卿蓬佩奧鼓吹凈網(wǎng)計劃和華為事件更是個中翹楚。

    特朗普任內為求供應鏈自主,在戰(zhàn)略上孤立中國大陸,陳沖整理,美國推動8大脫鉤,包含貿易、技術、資本市場、投資、融資、教育、SWIFT、和網(wǎng)絡脫鉤。其中最大威脅是技術、專利和SWIFT脫鉤,對大陸殺傷力雖強,美國也將付出慘痛代價。

    美國商會報告也傳出SWIFT與中國大陸的數(shù)字貨幣合作,雖未證實協(xié)議真實性和詳細內容,卻顯然是減緩脫鉤沖擊的高招。

    在報告中,美國商會論及脫鉤要考慮成本代價,也羅列其影響,貿易脫鉤會年損1900億美元;投資脫鉤年損資本利得250億美元;人員脫鉤則在教育;觀光脫鉤年損300億美元;至于如果減少半數(shù)直接投資,美國GDP則一次性損失5000億美元。

    美國商會顯然是規(guī)勸政府,任何政策厘訂應本于Data Analysis,特朗普式沖動與民粹都欠缺理性,沒有考慮成本和代價,只是選舉的算計。

    陳沖也依此提醒臺當局,臺灣地區(qū)近來許多決策思考,大至國際經貿的整合,中至疫情管控、疫苗取得,小至稅制重新定位,都可參考美國商會的思維模式,先進行信息研析,再做不同場景的成本效益分析,以淡化意識形態(tài),避免特朗普式的答案。陳沖說,“脫鉤,可能難免,但不能與長遠利益脫鉤?!?/p>

    中小企業(yè)理事長李育家表示,美對中國大陸的關稅未有消息說要調整,說明尚未好轉,但是基于2理由,拜登未對中國大陸說過重話或過激的言詞;大陸的態(tài)度比較傾向雙方對談,雙方關系并不像特朗普時期這么的惡劣。

 

來源:中國時報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