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物相逢路

兩岸文物相逢路
【編者按】3月1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回歸儀式,這是屬于時隔20年,北齊佛像的“身首合一”的特殊時間,這一刻人們感受的不僅僅是兩岸隔不斷文化,割不斷的血脈情深,更搭建了分隔六十年的兩岸文物聚首的相逢路。

北齊 釋迦牟尼造像佛首(攝影:馬騰飛)圖片來源:騰訊網(wǎng)

20年前,佛身丟了他的佛首;20年后,90歲高齡的星云大師凌晨5點從臺灣啟程,親自護送佛首回家。中午12點,北京首都機場,經(jīng)過接封、海關(guān)查驗和開箱,佛首出現(xiàn)在眾人眼前,工藝精細、法相莊嚴,面相豐滿,雙目微啟,神態(tài)安詳。國家文物局在首都機場舉行了新聞發(fā)布會。星云大師乘坐輪椅出現(xiàn)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追尋歷史——1996年,藏在河北省靈壽縣幽居寺一尊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的釋迦牟尼佛的佛首造像被盜。2014年,有信眾將一尊佛首造像捐贈給臺灣佛光山的星云大師。大師為尋找佛身造像,專程派員來京,請國家文物局幫助尋找。國家文物局立即展開線索搜集,組織專家從材質(zhì)、年代、體量、審美等全方位比對鑒定,發(fā)現(xiàn)該佛首造像與河北省幽居寺塔內(nèi)的釋迦牟尼像佛身造像相吻合。

 “金身合璧”——在接受信眾捐贈的這尊佛首后,星云大師痛心于佛像身首分離,有感于佛首造像法相莊嚴,遂發(fā)愿將佛首造像無償捐回大陸,讓佛像“金身合璧”。2014年底,雙方正式簽署捐贈協(xié)議。2015年5月,佛首造像和佛身造像在臺灣佛光山實現(xiàn)首次合璧,之后一起在佛光山的大雄寶殿供奉。至2016年2月21日,有信眾與游客114萬多人次趕來瞻仰禮拜。

星云大師捐贈北齊佛首造像回歸儀式在京舉行 

北齊佛首造像今回大陸 由星云大師捐贈并親自護送

北齊佛首回歸大陸 佛身合璧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河北幽居寺北齊釋迦牟尼佛 臺灣寺廟佛首佛身“合璧”


 【編者按】3月1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回歸儀式,這是屬于時隔20年,北齊佛像的“身首合一”的特殊時間,這一刻人們感受的不僅僅是兩岸隔不斷文化,割不斷的血脈情深,更搭建了分隔六十年的兩岸文物聚首的相逢路。從《富春山居圖》臺北故宮合璧到“商王武丁與后婦好特展”的“千年愛情”再到兩岸唐三彩的合體展覽……一一條相逢的道路正清晰的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分隔總有時,相逢卻可期,而這種命定66年的相逢注定還將繼續(xù)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