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韓國瑜無疑是國民黨大勝的最大功臣

楊澤軍

楊澤軍,安徽省合肥市人?,F(xiàn)為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江蘇省海峽兩岸關系研究會理事、江蘇省社科院國際所研究員、南京市政府涉臺咨詢專家。曾長期受聘為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江蘇省臺灣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

   作者 楊澤軍

    11月24日,臺灣縣市“九合一”選舉落下帷幕,其中最為外界關注的縣市長部分,國民黨取得大勝,由上屆選舉的6席猛增至15席,讓人始料不及;民進黨則由13席驟降至6席,慘不忍睹。對于國民黨的這次大勝,有一種聲音將之歸功于高雄市長當選者韓國瑜,宣稱民進黨是傾全黨之力救一人(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而國民黨方面則是一人(韓國瑜)救全黨。這話雖有些夸大,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確,這次國民黨獲得縣市長選舉的大勝,韓國瑜功不可沒,可謂是最大的功臣。

     韓國瑜攻下民進黨大本營立下頭功。高雄市長,對于國民黨可說是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而韓國瑜的當選則是歪打正著。高雄市在民進黨執(zhí)政下已有20個年頭,可謂民進黨的鐵票區(qū)、大本營,國民黨推誰都無希望,對于參選高雄市,黨內(nèi)彌漫著悲觀主義情緒,參選意愿不高。由韓國瑜出馬,也是死馬當著活馬醫(yī),是不得已而為之,作為一個大黨,對于高雄這個重鎮(zhèn),總不能缺席,而對韓的參選國民黨并沒有抱持太大希望,民進黨也完全沒有將之當成對手。確實,韓國瑜與陳其邁原本沒有什么可比性,實力相去甚遠,無論是知名度、聲望、支持力量、可資運用的資源等都無法相提并論,僅被看作是選舉中的一個過客,走走場而已。

    然而就是這位不被外界看好的名不見經(jīng)傳人物,卻不信邪,不懼對手,未因與對手的差距而氣餒、而放棄,相反逆風而上、奮起追趕,憑借著自己非典型政治人物的特質,打了一場不同于常規(guī)的選戰(zhàn)。韓頗有口才與智慧,說話詼諧、風趣,深入基層,擅長與選民打成一片,了解選民所想,知選民所需,很接地氣,獨具一格,在黨內(nèi)外頗受青睞與支持,讓選民刮目相看,不僅獲得藍營的廣泛支持,在中間板塊的支持率也高于陳其邁,甚至撬動綠營板快,讓不少泛綠選民轉變立場,有了“換黨做做看”的想法??梢姡n國瑜通過自己和競選團隊的努力,硬是將一場差距甚大、本無懸念的選舉打得熱熱鬧鬧,讓雙方差距大幅縮小,讓支持者充滿期待,信心大增,認識到高雄市也非鐵板一塊,并非不可撼動;讓對手倍感緊張,不得不傾全黨之力投入高雄市全力輔選,試圖拉抬陳其邁低迷的選情,也因此有了民進黨傾全黨之力救一人的說法。

     尤其是選舉進入白熾化的激戰(zhàn)階段,韓更是憑著自己的智慧和有別于常規(guī)的選舉策略和辦法,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勢不可阻擋的“韓流”,成功逆轉高雄市長選情。事實上,選舉封關前的民調(diào)就已顯示,韓已是穩(wěn)操勝券,媒體及社會團體民調(diào)多顯示,韓支持率已經(jīng)超過陳其邁,領先幅度平均約在10個百分點,其中最低約四個百分點,最高達17個百分點;看好度韓國瑜更是一面倒的處于領先狀態(tài)。最終,韓果不負眾望,成功啃掉了最難啃的骨頭,為國民黨立下頭功??梢哉f,換作任何其他一位候選人,恐怕都難從民進黨手上奪下高雄市長寶座,讓國民黨在“六都”中拿下三席,成功反超民進黨。

     “韓流”帶來了巨大效應更是功不可沒。韓贏得高雄市長選舉本身,對國民黨的貢獻雖然巨大,但要較之在選舉中形成的“韓流”對國民黨整個縣市“九合一”選舉的貢獻,則是不能比擬的。誠如人們常說的一花獨開不是春,萬花齊放春滿園。即便韓國瑜拿下高雄市,若國民黨在其它縣市無所作為,依然保持原狀,對國民黨的意義則會大打折扣、大為下降。

     所幸的是,韓國瑜不僅在高雄市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成功拿下被民進黨盤踞已久的高雄市,更重要的是憑借自己在高雄市的選舉中形成的巨大的“韓流”,席卷全臺灣,全面拉抬了國民黨各縣市的選情,為國民黨贏得地方政權的大半壁江山、成功拿下15個縣市立下汗馬功勞,這才是韓國瑜贏得高雄市長選舉的深層次意義所在,被視為是帶動國民黨本次選戰(zhàn)大贏的關鍵。可見,韓國瑜打贏高雄市選戰(zhàn)的巨大功勞只在其次,其真正的貢獻在于其在選舉中所形成的無與倫比的外溢效應和巨大的影響,這種效應和影響極大增進了國民黨人及其支持群體的信心與斗志,使他們士氣大振,進而激發(fā)了他們對勝選的渴望和期待,更加賣力、加碼地投入選舉,有力拉抬了國民黨的聲勢與氣勢,進而為勝選奠定了堅實的精神基礎。

     的確,在選舉中,韓國瑜不僅全身心地投入高雄市長選戰(zhàn),還多次赴其它縣市幫助站臺助選,拉抬選情,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為最終國民黨拿下15席縣市長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實,包括國民黨自身,恐怕都沒有想到會一舉拿下15席縣市長,原本外界預測,國民黨約在11席,民進黨九席,無黨籍二席。然而,在強大的“韓流”沖擊下,國民黨一下沖高至15席,新竹縣縣長,原外界普遍認為民國黨主席徐欣瑩勝算較大,結果在“韓流”影響下,徐意外落馬,讓國民黨額外多獲一席。沒有“韓流”的巨大推動和影響,國民黨恐難沖高至15席。

    即便是臺北市長選舉,也受到“韓流”的猛烈沖擊,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的選情一路攀升,雖最終未能戰(zhàn)勝現(xiàn)任市長柯文哲,但也的的確確讓其驚出一身冷汗、高度緊張。據(jù)選舉封關前民調(diào)反映,一段時間選情較為穩(wěn)定的柯文哲,是危機重重,丁守中一路追趕,選情上揚,大幅逼近的柯文哲。旺旺中時封關前民調(diào)反映,柯、丁民調(diào)支持率旗鼓相當,相差不到一個百分點,而一個月前的民調(diào)兩人差距高達14個百分點。這其中不能說沒有“韓流”的影響?!绊n流”對臺北市的影響,對丁守中選情的拉抬,也可從丁在臺北市舉行的造勢活動中看出一二。丁守中陣營11月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行的“繁榮為臺北、守中挺百業(yè)”造勢活動,韓國瑜因故未能北上出席,但在活動中,臺上臺下卻自發(fā)的幾度唱起韓國瑜的招牌歌“夜襲”,將造勢活動推向一次又一次的高潮。最終丁守中雖輸?shù)暨x舉,但與柯僅3000余票的微弱劣勢,由于差距不足千分之三,丁守中已提出重新驗票的訴求。由上足見韓國瑜效應對臺北市選情的影響與拉抬。可以說,沒有“韓流”的外溢效應和巨大影響,就沒有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中最終大贏15席的勝舉。(作者 楊澤軍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兼職教授)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專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