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軍,安徽省合肥市人?,F(xiàn)為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江蘇省海峽兩岸關系研究會理事、江蘇省社科院國際所研究員、南京市政府涉臺咨詢專家。曾長期受聘為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江蘇省臺灣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 |
作者 楊澤軍
9月間,臺南市長賴清德躊躇滿志地接下“行政院長”要職。蔡英文的此一人事安排,擺明是要借賴的聲望,拉抬聲勢,挽救低迷的民調,尤其是想用賴打造“戰(zhàn)斗內閣”,為贏得明年的地方選舉創(chuàng)造條件。賴上任伊始,風頭強勁,不僅個人的支持率、滿意度看好,也較好拉抬了蔡英文的民調,一時間賴成了民進黨的救世主,大有超過、取代蔡之勢。
然而,這只是賴清德就任新職所產生的短暫效應,可謂曇花一現(xiàn),一切很快歸于平靜,不僅賴履新所產生的短暫效應迅速泡沫化,賴也深深陷入林全一樣的困境。僅僅兩個月,賴的施政滿意度大幅下滑,11月中旬TVBS民調顯示,賴施政滿意度45%,較剛上任時大降13個百分點;綠營《美麗島電子報》11月下旬公布的最新民調也顯示,賴施政滿意度跌破五成,為44.8%,較10月驟降10個百分點。賴支持率下降,可以說僅僅是開始,臺灣的困境 ,林全的無奈,賴清德也不會有什么好辦法,多的不說,就說林全頭痛的幾件事,賴恐怕也難以妥善解決。
林全的最終下臺,815大停電可說是壓垮其的最后一根稻草。先前林全為解決缺電問題,曾有意重啟部分核電,結果遭到痛批,甚至要對之提告,指責其“謀財害命”。未來缺電問題如何解決,賴同樣是無解。蔡當局為著所謂的“非核家園”,將耗費巨額資金興建的核電項目廢棄不用,造成臺灣嚴重的缺電危機。臺官員坦稱2018年電力缺口頗大,危機嚴重。賴也無好的對策,想發(fā)展綠能發(fā)電,成效甚微,當局號稱占了總電量的4%,眾多專家評估2%不到,即便是占到4%,離20%的綠能發(fā)電總目標相去甚遠。為彌補電力不足,臺在南部地區(qū)大力發(fā)展火力發(fā)電,結果造成嚴重空氣污染,破壞環(huán)境,今年測得的臺灣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是十年來的最高,臺灣中南部民眾對空氣質量變差感觸尤深。電力問題不解決,815大停電的可能性會隨時發(fā)生,一旦真的如此,賴的處境較之林全也好不到那里去。。
蔡當局推動“勞基法”修法,拋出所謂“一例一休”,弄得是怨聲載道,兩面不討好,勞、資都不滿意,推行不下去。賴上臺后,不得不在修法內容上進行調整,以圖平息不滿,爭取“勞基法”修法盡快通過上路。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由于調整的修法內容明顯偏向資方利益,引發(fā)勞工方面更大、更強烈的反彈,勞工團體不認同重修草案的內容,紛紛指責賴清德背叛勞工團體,擁抱企業(yè)主,犧牲勞工利益。他們對當局輕視勞工利益、強推修法已是“忍無可忍”,有意發(fā)起大規(guī)模的抗議集會活動,并啟動絕食活動?!皠诨ā毙薹苡萦?,對賴的能力無疑是嚴峻考驗,處理不好,會拖垮賴。
其他要解決的難題還有很多,如“年金改革”,也是一個特別棘手的問題,這不是靠給軍公教加薪3%就能解決的,要想化解軍公教群體的強烈不滿與激烈抗爭,加點薪是遠遠不夠的。當然,這些都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民進黨執(zhí)政心態(tài),其著力點不是在拼經濟、重民生,而是意識形態(tài)掛帥、拼政治,拼選舉。民進黨一位前重要干部露骨地表示,黨的首要目標,就是奪取并穩(wěn)固政權,其余都很次要。如此心態(tài),極大制約了民進黨的施政,使得“賴內閣”在經濟、民生上難有大的作為,執(zhí)政危機浮現(xiàn)。賴上臺兩個月的情況表明,其已開始走上林全的老路,成為下一個林全恐怕只是遲早的事。(楊澤軍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兼職教授)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華夏經緯網